1.Baird-parker琼脂
用途及原理:常用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培养或计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并分解卵黄中的脂肪和卵磷脂在菌落周围形成浑浊带和透明圈(也有少数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分解脂肪或卵磷脂,菌落周围无圈),菌落本身由于还原亚碲酸钾呈黑色。培养基中的氯化锂及亚碲酸钾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优点:培养基的指示性能较好,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双圈现象,培养基本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性较弱,因此也常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培养。
缺点:相比较于其他培养基,此培养基配方比较复杂,灭菌后需控制温度加入亚碲酸钾卵黄增菌液,比一般的培养基配制略微繁琐。
2.卵黄氯化钠琼脂培养基
用途及原理:旧版药典中用于检测药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约5%浓度的氯化钠对杂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添加的卵黄具有指示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可形成水解的乳浊圈。
此培养基的选择性较差,现已很少使用,目前新版的中国药典使用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
3.甘露醇氯化钠琼脂/甘露醇高盐琼脂
用途及原理:常用于药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选择性分离培养,较高浓度的氯化钠可抑制不耐盐细菌的生长,甘露醇和酚红做为指示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分解甘露醇产酸,使培养基变黄。
与旧版药典使用的卵黄氯化钠琼脂相比,甘露醇氯化钠琼脂的氯化钠浓度提高到了7.5%,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删除了添加卵黄,相对更容易配制,增加了甘露醇和酚红做为指示剂。与Baird-parker琼脂相比,此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的指示性能偏弱,特别是一些同样可以耐盐并能分解甘露醇的芽孢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也能在甘露醇氯化钠琼脂上长成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同颜色的黄色菌落,对结果造成干扰,需通过革兰氏染色进行排除。
4.葡萄球菌选择性琼脂
与甘露醇氯化钠琼脂相比,在指示作用上,同样使用了甘露醇做为底物,而酸碱指示剂为溴甲酚紫(与酚红指示作用相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然会分解甘露醇产酸使培养基变黄。此培养基的氯化钠浓度虽然较低,只有4%,但补充了15g/L的抑菌剂提高了抑菌性,比甘露醇氯化钠琼脂的选择性更强,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也有不利的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缓慢且生长率不高,更适合用于污染严重的样品中金黄色葡萄菌的分离培养。
5.葡萄球菌选择性琼脂110
不同于葡萄球菌选择性琼脂,此培养基使用了7.5%浓度的氯化钠提供选择性,与甘露醇氯化钠培养基的抑菌效果相同。培养基中使用明胶和甘露醇做为底物,但需在培养结束后分别滴加酸碱指示剂和饱和硫酸铵溶液观察甘露醇发酵和明胶水解的现象,在操作使用上不如其他培养基方便。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分解甘露醇产酸并能分解明胶,滴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可观察到变黄,滴加饱和硫酸铵可观察到菌落周围的透明圈。
6.甘露醇卵黄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与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卵黄,增加了指示能力,同样是以7.5%氯化钠提供的高盐度抑制杂菌生长,及甘露醇和酚红做为指示剂,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后可形成黄色菌落,并能分解卵黄形成晕圈,比甘露醇氯化钠琼脂有更好的指示能力。
7.V-J琼脂
基础培养基与甘露醇氯化钠较为相似,以甘露醇和酚红做为指示剂,但没有使用氯化钠,而是使用氯化锂抑制杂菌,另外补充了较高浓度的亚碲酸钾具有很强的抑菌性,同时也具有指示能力,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此培养基上分解甘露醇产酸使培养基变黄,并能还原亚碲酸钾使菌落呈黑色。此培养基同样具有极强的选择性,杂菌很少生长,但金黄色葡萄球菌也生长较为缓慢,生长率不高。
8.TMP琼脂
与V-J琼脂比较相似,没有使用氯化锂,而是使用了4%的氯化钠,亚碲酸钾的量比V-J琼脂略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现象与在V-J琼脂上相同,虽然TMP琼脂的抑菌性比V-J略低,但仍然比Baird-parker琼脂和甘露醇氯化钠琼脂的选择性要强,相对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也较为缓慢,生长率偏低。
9.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
不同于以上传统的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采用了酶底物法,特异性远高于其他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后会特异性分解底物使菌落呈紫红色,而其他大多数杂菌生长被抑制,或生长后不显色或呈现别的颜色,分离率远高于传统的培养基,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要贵一些。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下一篇:琼脂的软硬度对培养基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