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好氧及兼性厌氧,在37摄氏度、24h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包括埃希氏菌属、柠檬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霉伯氏菌属等。其中埃希氏菌属称为典型大肠杆菌,其余3属习惯上称为非典型大肠杆菌。
大肠菌群检验结果,我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均采用每100ml(g)样品中大肠菌群最可能数来表示,简称为大肠菌群MPN。它是按一定方案检验结果的统计数值。这种检验方案,在我国统一采用样品两个稀释度各三管的乳糖发酵三步法。根据各种可能的检验结果,编制相应的 MPN检索表供实际查阅用。
检测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意义在于:第一,它可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指标菌。如果食品中能检出大肠菌群,则表明该食品曾受到人或其他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如有典型大肠杆菌在,表明该食品受到粪便的近期污染(典型大肠杆菌常存在于排出不久的粪便中);如有非典型大肠杆菌存在,表明该食品受到粪便的陈旧污染(非典型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陈旧粪便中)。第二,它可以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标菌。食品安全性的主要威胁是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属。如要对食品逐批或经常检验肠道致病菌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当食品中致病菌含量极少时,往往不易检出。由于大肠菌群在粪便中存在较大数量(约2%),容易检验,与肠道致病菌来源又相同,而且一般条件下在外界环境中生存时间也与主要肠道致病菌相近,故常用它来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标菌。当食品检出有大肠菌群时,肠道致病菌有存在的可能。大肠菌群数值愈高,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就愈大。
上一篇: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细菌菌落总数
下一篇: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