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4789.28 培养基与试剂的质量要求2024版即将施行。相比较与2013版本,改动还是比较大的,最主要的还是检验方法和测试菌株的改动。主要改动内容如下:
(1)商品化即用型培养基条款增加了测试片的质控要求;
(2)水的电导率数值修正,电阻率由≥0.4MΩ/cm更正为≥0.04MΩ/cm。
(3)培养基的分装:由原来的“容器体积至少比培养基体积大20%”改为“培养基体积应不超过容器容积的2/3”。若培养基装量过满,灭菌降温过程以及出锅摇匀过程可能由于培养基暴沸溢出,且不利于混合均匀。
(4)5.1.1培养基和试剂评估具体指标删除(主要是理化项目),不再需要详细做每个项目了,不同实验室可以根据需求和自身能力评估对主要的质量指标进行质量控制。
(5)考虑到许多食品企业和实验室并不具备验收培养基质量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新标准删除了原本简单的验收方法,使培养基的验收与出厂检验操作相同,因此新版中明确了在生产商提供第三方实验室的检验报告的情况下,使用者可根据需求选择是否对培养基进行重复测试。
(6)删除了即用型培养基微生物污染控制检验项目。对于使用者来说,通常购买到即用型产品时,产品已经生产了有一段时间,从外观上大致可以判断出有无污染出现,在进行检验时通常也会引入空白对照,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当于进行了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检验。然而对于生产商来说,即使标准删除了这个项目,为了确保产品的无菌性,生产商依然会对此项目进行质控。
(7)删除了实验室验收商品化培养基的质控方法。这个项目是最大改动之一,这是因为原本的验收方法是比较粗略的,有时候并不能准确反应培养基的质量,因此只保留了检验结果更准确的培养基出厂检验方法,培养基的出厂检验和验收需使用相同的方法。
(8)培养基质量控制-固体培养基的接种量改动:原本接种量为20-200CFU,新标准明确写出每平板细菌和酵母菌的接种量为50-250CFU,每平板霉菌的接种量为30-150CFU。经过验证,接种量在50-250CFU之间的结果相对稳定,且容易计数,而霉菌由于容易扩散生长,因此限定了不同的接种量。
(9)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固体培养基的特异性测试接种方式改动:由原来的划平行直线更改为分区划线,因为分区划线更容易得到单菌落,从密集到稀疏可以更准确观察菌落的生长特征,而平行直线划法有时不容易分离到单个菌落,且不美观。
(10)培养基的质量控制-选择性增菌培养基的目标菌接种改动:原标准要求接10-100CFU的目标菌+1000-5000CFU非目标菌的混合菌,培养结束后划线接种选择性平板计数,现改为只需接种10-100CFU的目标菌,培养结束后涂布接种选择性平板计数。
(11)附录C中的菌种保存推荐冻存液更改,由原来的含10-15%甘油的TSB改为含40-60%甘油的BHI做为冷冻保存培养基。
(12)附录D中的原料成分说明更改,如各种蛋白胨的说明、浸粉类、胆盐等成分名称更适合现状。(如牛肉膏、酵母浸膏等成分,现市场是都广泛使用牛肉浸粉、酵母浸粉代替,保存期长,使用方便)
(13)新增了参比培养基概念:做为培养基计数的对照培养基,真菌使用SDA做为参比培养基,乳酸菌使用MRS做为参比培养基,常规细菌使用TSA做为参比培养基(一些特殊细菌的参比培养基也是由TSA改进的,如弧菌使用TSA+2.5%氯化钠制成3%TSA做为参比培养基),参比培养基的验收有着严格的质控菌株要求。
(14)测试菌株的改动。目前随着国家的发展,国内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菌种保存方法和一些较大的菌种保藏中心,建立了自身较为完善的菌种库。此次标准修订主要新增的CMCC菌株和CICC菌株等也是经过验证,可以等效代替ATCC的菌株进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以后无需花费巨额财力购买国外的菌株了,可以在国内多家保藏中心直接购买。
(15)部分菌株名称更改:如CICC6032由原来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更改为“瑞士乳杆菌”,婴儿双歧杆菌改为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等,总共有约20个菌株名称发生变动。
(16)部分培养基的质量要求更改,涉及培养基较多,有些是时间上的改动,如原本培养24h改为18-24h,培养时间更为灵活。有些是对照培养基改动,如空肠弯曲菌的参比计数培养基更改为TSA+5%裂解血,梭菌的参比计数培养基更改为TSA+5%脱纤维血。还有像HE琼脂,改动较大,删除了大肠埃希氏菌质控,福氏志贺氏菌改为定性接种。原标准血平皿质控菌株蜡样芽胞杆菌质控α溶血已更正,改为用肺炎链球菌质控α溶血,而新增的TSSB使用蜡样芽胞杆菌质控β溶血。
(17)新增27个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和4个PCR试剂盒的质量控制。随着GB4789系列标准的完善,培养基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加和完善。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