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毒特征禽呼肠孤病毒具有典型的呼肠孤病毒形态,纯化的禽呼肠孤病毒只含有RNA和蛋白质,平均 含量分别为187%和813%。RNA中既有ss又有ds,其中ssRNA约占RNA总量的30%。禽株RNA 的含量高于哺乳动物株(14%),这种差别归因于禽株含有ssRNA。根据SDSPAGE电泳迁移率的不同,可将禽呼肠孤病毒的10个RNA节段分为三类,依次为L、M 和S。其中大节段L(L1、L2和L3)分子量为24×103~27×103kDa;中节段M (M1、M2和M3)分子量为13×103~17×103kDa;小节段S(S1、S2、S3和S4)分子量为0.68×103~1.2×103kDa,与哺乳动物 株比较稍有差异,但禽株S1的分子量远远大于哺乳动物株。不同分离株(包括不同血清型 和同型不同毒株)的dsRNA核酸电泳迁移有明显多样性,但与致病力无相关性。嗜关节性的S 1133株及其无致病力的疫苗株P100,它们的dsRNA节段在SDSPAGE中的迁移型式完 全相同, 但蛋白质却有差别,推测蛋白质的改变与毒力强弱和生长特性有关。应用更灵敏 的核酸杂交试验表明疫苗株P100的dsRNA至少有4个节段发生了变化。不同于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禽呼肠孤病毒不能凝集鸡、火鸡、鸭、鹅、人O型、牛、绵羊 、兔、豚鼠、大鼠或小鼠的红细胞。只有两个例外报道。禽呼肠孤病毒对热有抵抗力,能耐受60℃ 8~10小时,56℃ 22~24小时,37℃ 15~16周, 22℃ 48~51周,4℃3年以上,-20℃ 4年以上,-63℃10年以上。半纯化病毒于60℃ 5小时 条件下尚不能完全灭活,MgCl2能增强病毒对热的稳定性,但浓度太大反而促进其灭活。 对乙醚不敏感,对氯仿轻度敏感,对pH3有抵抗力,室温下过氧化氢作用1小时不能使其灭活 ;2%苯酚部分灭活病毒,2%甲醛在低温(4℃)无效。对2%来苏尔、3%福尔马林、DNA代谢抑 制物、放线菌素D、阿糖胞苷、5氟2脱氧尿嘧啶有抵抗力。70%乙醇和05%有机 碘可灭活病毒。
[BT4]2. 抗原性禽呼肠孤病毒各毒株之间具有共同的群特异抗原,而与哺乳动物株和纳尔逊海湾病毒无交叉 ,这种共同的沉淀抗原可用琼扩或补结试验检测。使用血清学方法可对呼肠孤病毒进行分类 ,或根据对鸡的相关致病性分群。Kawamura等将日本禽呼肠孤病毒77个株应用蚀斑减数试验 分为5个血清型,Wood等(1980)统计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呼肠孤病毒的相关性 ,虽然在异源型毒株间有很 大程度的交叉中和关系,但仍发现了11个血清型。至目前为止凭借中和试验将 禽呼肠孤病毒分为11个血清型。由于交叉反应大量存在,因此有些群只能作为亚型而不作为独立血清型。Hieronymus 等(1983)将5个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分离物分为3个血清型,而Robertson和Wilcox (1984)将10个澳大利亚分离物分为三个有很大程度交叉反应的群。显然, 呼肠孤病毒经常以抗原亚型,而不是以独特的血清型存在。
[BT4]3 培养禽呼肠孤病毒很容易从禽源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常用的细胞培养是禽原代细胞 ,包括鸡胚成纤维细胞、肝、肺、肾、巨噬细胞和睾丸细胞。最常用的是雏鸡 肾细胞(2~6周龄),分离火鸡株时可用火鸡肾细胞。Barta(1984)等一些学 者认为,做蚀斑和分离病毒时,应选择鸡胚肝细胞。用各种方法分离本病毒的 比较结果表明,以鸡肝细胞最敏感,其次为鸡肾细胞,而成纤维细胞敏感性最 差。感染呼肠孤病毒的鸡源细胞培养物能够形成合胞体(一般在合胞体形成前 细胞内产生空泡),细胞浆内有包涵体(初期嗜酸性,后变嗜碱性)。某些毒株亦可适应于许多哺乳动物细胞系,如在绿猴肾(Vero)、乳仓鼠肾(BHK21 )、猫肾(CRFK)、Georgia牛肾(GBK),兔肾(RK)和猪肾(PK)细胞内生 长,但大多数毒株只有在Vero细胞中产生CPE。经卵黄囊或绒毛尿囊膜接种,呼肠孤病毒容易在鸡胚内生长。初次分离选用卵 黄囊接种,一般在接种后3~5天鸡胚死亡,胚体因皮下出血而呈淡紫色。 绒毛尿囊膜接种,通常在7~8天后鸡胚死亡,绒毛膜上有隆起的、分散的痘疮 样病灶,未死胚胎生长滞缓,肝淡绿色,脾肿大,心脏有病损。
上一篇: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
下一篇:禽呼肠孤病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