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海博微信公众号
海博天猫旗舰店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首页 > 微生物知识->病毒基本知识和检测方法->披膜病毒科

披膜病毒科



录入时间:2009-7-7 9:44:56 来源:青岛海博

披膜病毒科
  本科病毒的组成相当庞大,成员复杂,其中许多成员过去被称为“虫媒病毒”(Arbovirus),因为当时披膜病毒科只包括甲病毒属和黄病毒属,几乎所有成员均由节肢昆虫传播,故有此名。但必须指出,“虫媒病毒”不是一个分类学名称,它只是反映当时研究状况的一个通俗但又含糊的名称,只能说明这类病毒由昆虫传播这一流行病学特征。广义上说,具有虫媒性质的病毒还包括另一些科或属的病毒,如布尼安病毒科、环状病毒属和弹状病毒科的某些成员以及非洲猪瘟病毒、某些呼肠孤病毒和痘病毒。随着病毒学的不断发展,披膜病毒科增加了许多新成员,它们多半并不具有虫媒传播特性。所以,“虫媒病毒”这一名称现已不再使用,而命名为“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
1.分类有关病毒的分类,世界各国均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报告“病毒分类与命名”中的描述为准。最初的披膜病毒科只包括甲病毒属(Alphavirus)和黄病毒属(Flavivirus),在76年增加了风疹病毒属(Rubivirus)和瘟病毒属(Pestivirus),使该科病毒总计达4个属。进一步研究发现黄病毒属成员的基因组结构和基因转录过程,与甲病毒很不相同,于是1986年,在ICTV第三次报告中,将黄病毒属从披膜病毒科抽出来,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病毒科——黄病毒科,而将动脉炎病毒属(Arterivirus)纳入,使其成为披膜病毒科的新成员。此后,瘟病毒的基因克隆研究发现,该属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其表达方式与黄病毒十分相似,因此在1991年ICTV公布的第四次报告中,将瘟病毒属纳入黄病毒科,从而使披膜病毒科的成员减为3个属。随着分子病毒学的发展,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被不断认识,所以各病毒的分类地位也在不断调整之中,以便更加合理。最新研究表明,动脉炎病毒属的基因组结构和复制方式与冠状病毒相似,而与披膜病毒科成员相去甚远,所以,在1995年ICTV的第五次报告中又将动脉炎病毒属从披膜病毒科提出来,放入冠状病毒科。但是这一分类地位可能只是暂时性的,因为,除基因组结构与复制方式外,动脉炎病毒与冠状病毒有很大差别:其基因组大小和病毒粒子大小仅为冠状病毒的一半;表面纤突相对较小而且不清楚,纤突蛋白的结构也不相同。所以有人建议成立动脉炎病毒科。本书鉴于动脉炎病毒属的分类地位尚未最后确定,同时考虑到其传统分类地位,所以仍将动脉炎病毒属纳入披膜病毒科进行讨论。
 
2.形态与理化学特性顾名思义,披膜病毒是一类具有囊膜的病毒,病毒粒子呈球状,直径在60~70nm之间,分子量约52×106kDa。在蔗糖密度梯度中的浮密度为:甲病毒,122g/cm3;风疹病毒,118~1.19g/cm3;动脉炎病毒,113~117g/cm3。甲病毒和风疹病毒的沉降系数约为280S,动脉炎病毒的沉降系数约为200~230S。核衣壳呈二十面立体对称,直径30~40nm,含单股线状RNA基因组。病毒核酸分子量约4×106kDa,占病毒粒子总重量的8%~9%。披膜病毒的蛋白质种类很少,病毒粒子只含3~4种蛋白质,占病毒粒子重量的62%。病毒囊膜为双层类脂膜,来源于细胞的胞浆膜,囊膜紧密包裹着核衣壳,表面有糖蛋白组成的纤突(长4~10nm)。病毒粒子一般只含有2种糖蛋白,E1和E2,分子量分别为45~53kDa和53~59kDa。某些甲病毒,如西门利克森林病毒(Semlikiforestvirus,SFV),含有第三种糖蛋白E3,其分子量约10kDa。在病毒粒子上,糖蛋白E1和E2形成异二聚体,它们具有红细胞吸附活性,含有中和性抗原表位,在甲病毒还含有血清型与亚型的特异抗原表位。这种异二聚体构成了病毒囊膜表面的纤突,在病毒粒子表面,每三个纤突组成1个三聚体(trimer),纤突排列成T=4二十面体晶格,恰好与衣壳蛋白组成的T=4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结构呈1对1的相应关系。因此,整个病毒粒子有240个纤突(形成80个三聚体)和240个衣壳蛋白单位。这样的形态结构至少已在甲病毒属成员,如辛德毕斯病毒,获得证实。病毒核衣壳蛋白,也称为核心蛋白(C),分子量为30~33kDa。序列分析表明,辛德毕斯病毒C蛋白有一个类似于某些植物病毒核衣壳蛋白的结构:N端大约115个残基带正电荷,可能与病毒基因组RNA特异性地相互作用,以起始核衣壳的形成过程;其余部分约150个残基,与糖蛋白E2膜内的C端相连,这一区域在所有甲病毒都是保守的。病毒的脂质来源于宿主细胞的胞浆膜,约占病毒粒子干重的30%。脂类的组成取决于病毒感染的细胞类型。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在甲病毒为2∶1,风疹病毒为4∶1。糖约占病毒粒子重量的6%,存在于糖蛋白中,主要有甘露糖和N聚糖(Nlinkedglycan),此外,风疹病毒E2含有O聚糖(Olinkedglycan)。甲病毒稳定存在于pH值7~8的环境,而在酸性条件下,则很快被灭活。大多数甲病毒对热敏感,37℃时的半存活期为7小时,但58℃时很快灭活。风疹病毒在37℃时的半存活期只有1~2小时,58℃时的半存活期为5~20分钟。由于有脂质囊膜,所有披膜病毒对有机溶剂(乙醚和氯仿等)和去污剂敏感。
 
3.基因组结构披膜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沉降系数42~49S,5端一般有帽结构,3端有Poly(A)尾。基因组RNA具有感染性。在感染起始阶段,病毒基因组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病毒复制所需的一些酶(非结构蛋白)。核酸序列测定表明,甲病毒基因组大小为11~12kb;风疹病毒基因组大小约97kb(不包括3端Poly(A)尾);动脉炎病毒基因组12.5~15.1kb。披膜病毒基因组5端帽结构与真核mRNA相似,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如在甲病毒粒子中,基因组RNA5端有O型帽结构(含m7G),而在感染细胞中,甲病毒RNA除m7G帽结构外,少量病毒RNA还含有m2,7G和m2,2,7G的帽核苷酸。甲病毒RNA3端Poly(A)尾比真核mRNA和其它病毒RNA平均短70个nt。无Poly(A)尾的病毒RNA则没有感染性。甲病毒和风疹病毒基因组分为二个编码区段,各含有一个长的开放阅读框架。5端2/3基因组编码病毒的4种非结构蛋白,主要是病毒复制酶和转录酶。3端1/3基因组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即核心蛋白和糖蛋白。二个区段之间为非编码的连接区。甲病毒连接区长40~50nt,含有结构蛋白mRNA的转录起始信号。其基因组5端还有60~80nt长的非编码区,3端有121~524nt长的非编码区。病毒基因组有三个比较保守的区域:①5端非编码区有51nt长的保守序列,可形成发卡结构;②3端靠近Poly(A)尾有19nt长的保守序列,对从基因组转录有重要作用;③连接区内有21nt长的保守序列,可能是启动子,启动结构蛋白mRNA的转录。5末端可形成一个比较保守的茎-环结构。

 

上一篇:隆病毒属

下一篇:披膜病毒科(二)

相关文章:
披膜病毒科(二)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
(注:以上手机号均与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