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海博微信公众号
海博天猫旗舰店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首页 > 微生物知识->病毒基本知识和检测方法->边界病病毒

边界病病毒



录入时间:2009-7-8 13:46:05 来源:青岛海博

边界病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 
 英国Huges首先提出边界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由于首先发 生于苏格兰和威尔士的边界地区,故有此名。  Dickinson应用典型病羔的脑、脾乳剂,经腹腔、 皮下或肌肉接种于怀 孕早期的母羊,使其流产或产出边界病羔羊,从而证明边界病是一种可以传递的疾病, 可由感染母羊经胎盘传给胎儿。病羔的初生被毛呈细长的茸毛状,有时还含色素。 病羔短小,生长迟滞,并常死亡。少数活存羔羊在成长并配种后,经常发生流产,或者 产出病羔。由于某些病羔的骨骼肌呈现特征性的震颤,故又称为“摇摆病”或“舞蹈症”。  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质生成缺陷是绵羊边界病的主要病变。  边界病也发生于新西兰和美国,分别称为“长毛摇摆病”(hairy shaker disease) 和茸毛羔(fuzz lambs)。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地区于1964年发现本病,德国也有本病的 报道。  边界病病毒(BDV)与牛腹泻粘膜病病毒极为相近。感染母羊在感染边界病后, 血清中 出现对边界病病毒和牛腹泻粘膜病病毒的中和抗体。根据中和试验, 边界病病毒可能存 在1个以上的抗原型。耐过母羊能在其下一个怀孕期内呈现对同株病毒再攻击的抵抗力。
  1.理化学特性  BDV可以通过孔径为50nm的微孔滤膜,56℃水浴30分钟使其灭活,对 乙醚中等敏感,2 0%乙醚于4℃18小时可使病毒滴度由106TCID50/ml下降到1025~103 5TCID50/ml。病毒 粒子在蔗糖中的浮密度为1115g/cm。  至今为止,对BDV的基因结构及病毒蛋白的研究还甚少。Becher等首先用N orthern印迹鉴定了X818株的基因组大小,约为125kDa, 这与已报道的大部分BVDV株及 所有的HCV株的基因组大小相同。Peaher等还完成了X818和L83/84两个株糖蛋白E1和E2编 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Roche等报道了一株BDV的一部分非编码区, 具有自 身催化作用的P20/P23基因和部分衣壳蛋白基因的序列。
 2. 分离培养  英国Moredum研究所的Vantsis等应用羊胎肾细胞从该所多年来一直用于 边界病传递试验的病羔羊和流产胎儿的脑、脾乳剂中分离获得一个具有致细胞病变作用的 病毒株,称为Moredum株。开始时需培养一个多月,才能产生细胞病变, 最初是单层细 胞变薄,培养液变碱(与对照细胞培养管相比)。将培养液和细胞混合后,再在羊胎肾细 胞上作盲目传代,可在7天后就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脱落,单层变薄。 染色后可在 残存细胞内看到空泡。应用已经出现细胞病变的培养物传代,并不困难,4代以后, 应用10-1~10-2稀释的感染培养液即可顺利传代。细胞病变的出现时间缩短至5 天。 该 株病毒已在羊胎肾细胞上传了几十代,各代都能出现细胞病变,感染培养液的滴度可达10 55~106TCID50/ml。将细胞培养物接种怀孕母羊,可以使其发生流产,  流产胎儿呈现 边界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可再次分离出病毒。  Pechor等用牛肾传代细胞系MDBK培养BDV,并用所培养的BDV提取RNA, 建 立了BDV的cDNA文库。  边界病病毒在原代犊牛睾丸细胞上可以干扰腹泻粘膜病病毒的生长, 减少其产生 的蚀斑数。而且这种干扰作用可被特异性抗血清所中和。故在难以分离获得病毒的情况 下,可用这样的干扰试验间接证明边界病病毒的存在。
  3.抗原性  自然或实验感染边界病的绵羊可以产生对腹泻粘膜病病毒和猪瘟病毒的沉淀抗体。 应用边界病病羔的脑、脾组织乳剂接种怀孕早期的母牛,经常使其发生流产,胎儿发育 停滞,母牛产生对腹泻粘膜病病毒的抗体。因此,边界病病毒是与腹泻粘膜病病毒的 十分相近的一种病毒,且与猪瘟病毒也有一定的类属关系。  因对自然发病后的母羊进行实验性攻击,常常不见抵抗, 所以Ports早在1972年 就提出边界病病毒可能存在不同的抗原型。交叉攻毒试验证明, 具有抗腹泻粘膜病病 毒的母羊,对同源边界病病毒的攻击表现坚强的免疫力,而在应用异源病毒攻击时,大 都发病。学者们从而强调,边界病的疫苗研究必须考虑应用一株以上不同抗原性的病毒。  
4.病原性  将边界病母羊产出的羔羊或流产胎儿的脑脊髓和脾脏乳剂接种未怀孕的 成年母羊 ,并不产生可见的病象。但在接种怀孕母羊时,却可使其发生溃疡性或坏死性肉阜炎以及流 产。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并可在感染后3周内使胎儿出现特征性病变, 或导致死 胎。所产活羔呈现先天性肌肉震颤,骨骼畸形,细毛羊种则产生反常的茸毛状被毛,犹 如粗毛羊种的羔羊被毛。据Darbyshire等的研究,茸毛状被毛是毛囊异常分 化的结果:由于产生较多的髓质纤维(粗纤维)而构成边界病羔羊的特征性被毛。Gardine r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边界病病毒抗原的分布, 发现皮肤中的病毒抗原位 于毛乳头、毛根和毛根外鞘中,以致直接影响羊毛纤维的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变化是不能产生髓鞘质,即髓鞘质生成缺陷。某些病例出现脑 畸形,肉眼表现是脑积水、脑穿孔和小脑发育不全等。  此外,典型病例还常具有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或动脉外膜炎。  边界病病毒可使怀孕母牛和山羊发生实验感染,但是迄今仍无可使小实验动物发生感染 的报道。  关于病毒的体内分布和排毒问题,Terpstra由8头自然感染的边界病羔 羊制备各种组织的冰冻切片,并用直接荧光抗体法进行检测,结果几乎在每种组织的切 片中都能发现荧光,证明边界病病毒呈现全身性感染。最明显的荧光出现于消化道和呼 吸道的分泌性腺体、粘膜基底细胞层和肾脏的髓质射线中。脑脊髓、胰腺、肾脏、脾脏、 睾丸和甲状腺是最常被感染的器官。虽然出现荧光的组织种类随羔羊日龄的增加而递减, 但在22周和52周龄的幼羊体内仍可检出病毒抗原。  在来自病羔脑、肾和睾丸的细胞培养物中,也可检出病毒抗原。  Gardiner将Moredum株边界病病毒接种怀孕54±2天的母羊,随后于2~5 个月后采取胎儿或羔羊的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肾脏以及睾丸或子宫制备冰冻切片进行 免疫荧光检查,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病毒抗原最多,分布亦极广泛。此外,在睾丸和 卵巢的精(卵)母细胞、毛乳头和毛根以及肾小球,特别是在肾髓质射线的肾小管管壁细 胞的胞浆中,也可看到特异性荧光。于子宫内,胞浆性荧光染色出现于大部分滋养层中, 但母体组织无任何荧光。  边界病羔羊在其生长成熟后的几年内,仍保持其对后代的感染性。但母羊本身不 显任何症状,病毒似乎以一种与宿主呈动力学平衡的形式而长期持续存在于机体之中。 根据Barlow等的研究,在怀孕54天时感染边界病的母羊,其羔羊很少产生中 和抗体,但对边界病病毒呈现免疫耐受性。这些羔羊虽吮吸免疫性初乳,但病毒仍可持 续存在好几年。于怀孕后期感染的羔羊(胎儿此时已经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能), 病毒也能持续存在。因此,不论有无免疫机制,病毒都可持续存在于感染羔羊的各种组 织中。  感染的羔羊皮肤和肾脏中持续存在病毒,是畜群中疾病传播的来源。而子宫和卵巢 或睾丸生殖细胞中存在的病毒,则导致边界病的垂直感染或因配种而发生横的感染。人 工接种时,经肌肉、腹腔、皮下以及口腔和眼结膜,均可引起感染。
  5.免疫  边界病的免疫和疫苗试制工作尚处于试验阶段。对于边界病能否产生获 得性免 疫,目前还有争论。经验证明,感染母羊能在连续2~3个怀孕期产出病羔,虽然疾病的严重 程度有所减轻。Gardiner等发现,接种感染病料的母羊产出病羔,但这些母 羊在一年后再用同样的病料攻击,却可表现抵抗。  Vantsis等在分离获得致细胞病变性Moredum毒株后,将其继续在细胞培 养物上传代,并试制弱毒疫苗,据云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另以高滴度病毒培养液,加入 甲醛灭活,再用甲醇沉淀,并加BCG或dsRNA作为佐剂,制备灭活苗。分组给配种前4周的 母羊注苗,并在怀孕45天时攻毒,结果有50%的保护力。两次注射组的效果较好。

 

上一篇:猪瘟病毒免疫和免疫接种 

下一篇:类丙型肝炎病毒属

相关文章: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
(注:以上手机号均与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