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berg Virus)同义名:绿猴病病毒,绿猴因子
1967年秋,在西德的马尔堡和法兰克福、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同时暴发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一种严重出血热,31名患者中死亡7人,这些患者大都接触过一批从乌干达运来的非洲绿猴(Cercopitheass aethiops)或其组织培养细胞。将患者的血液和组织,接种豚鼠和细胞培养物,分离获得的病毒与已知病毒在形态学和抗原性上均不相同。根据发病地点,将这种病毒命名为马尔堡病毒。1975年南非的约翰内斯堡,1980年,肯尼亚的内罗华和1982年的津巴布韦也相继发生本病。
我国尚无本病发生和流行的病例或血清学证据,鉴于其对人类和养猴业的危害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1.形态特征
在自然状态下,马尔堡病毒是多形态的,或呈长丝状并且有时有分枝,或呈“U”形或“6”形或环形。以磷钨酸负染后电镜观察,可见直径约为80~90nm,长度130~2600nm不等的病毒粒子。外周有囊膜,表面有长约10nm的突起。
2.理化学特性
马尔堡病毒含有一个单链负股RNA。对热有中等程度的抵抗力,56℃不能完全将其灭活,60℃1小时感染性丧失。在室温及4℃时存放35天其感染滴度基本不变,-70℃可以长期保存。紫外线,γ射线、脂溶剂、乙醚、β丙内脂、次氯酸和酚类等均可破坏病毒的感染性。
3.培养
马尔堡病毒可在多种组织细胞内增殖,包括绿猴肾原代细胞、恒河猴肾细胞、人羊膜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豚鼠成纤维细胞以及传代细胞系Vero、BHK21、HeLa、ELF等,其中以VeroE6和Vero98最为敏感。感染细胞可出现细胞病变,如巨细胞的出现、嗜碱性细胞浆内包涵体的形成等。
4.分子生物学特性
马尔堡病毒的基因组为负股单链线性RNA,长19kb。Popp株与Musoke株在核苷酸序列上具有94%的同源性。二者在碱基上存在1165个替代、4个缺失和16个插入,某些变异导致了局部的移码。就编码的蛋白质而言,G蛋白的差异最大,L蛋白的功能区相当保守。
马尔堡病毒的基因组共编码7种蛋白质,其顺序是3′NVP35VP40GVP30VP24L5′,这些蛋白质由一个单顺反子RNA转录产生,这一单顺反子RNA与负股基因组RNA互补。在上述7种蛋白质中,G蛋白是唯一的糖基化的蛋白质,以同源聚体的形式存在于病毒粒子的表面,与病毒的特性和高度致病性有关;L蛋白是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重要组成部分。
5.病原性
在实验室条件下,猴、小鼠、豚鼠和仓鼠均可感染或发病。
豚鼠对马尔堡病毒较为敏感。经腹腔、静脉、皮内、皮下或鼻内等途径人工接种病毒或高热期患者血液,均可引起严重的发热反应。但在最初几代传代时,动物无明显的发病体征和死亡,感染豚鼠在14~21天内产生特异性抗体。随着在豚鼠体内传代次数的增加,病毒对豚鼠的毒力增高,感染豚鼠大多死亡。病变可见肝、脾、肺和淋巴结内出现坏死性变化,并常见间质性肺炎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细胞内有小型的嗜碱性包涵体。
仓鼠的敏感性较低,病毒常常需要先在豚鼠体内多次传代后,才能适应于仓鼠体内增殖并传代。
小鼠虽可感染但不发病。
猴在实验室条件下经不同途径和剂量接种均可感染发病,包括非洲绿猴、猕猴和松鼠猴等。潜伏期2~6天,小剂量皮下接种可推迟至10天。发病早期,病猴体温升高达413℃,但精神尚好,临死前48小时表现厌食,聚堆,对外界剌激反应迟钝,体重减轻等。在皮肤,尤其是臀部和股部皮肤上可见瘀点状丘疹。发病后期,病猴呼吸困难,触诊可见肝肿大,濒死期发生腹泻,直肠和阴道粘膜出血,多在发病后6~13天死亡。
人类潜伏期为3~9天。发病急剧,初发症状为全身疲乏,头痛,发热,畏寒,大量出汗,全身肌肉痛等,类似流感。随后病人表现恶心,大量呕吐,水样腹泻和弥漫性腹痛,约持续7天。发病1~2天内,呕吐物和粪便中含有大量血液。体温在3~4天时达高峰,可达40℃以上,14天后开始下降,但经12~14天可再次升高。患病5~7天时出现皮疹,并从面部向躯干及四肢扩展,起初为丘疹,24小时后发展为斑疹,并逐渐融合为暗红色的斑疹,皮肤无痒感,一般持续3~4天后消退,随后发生脱屑。上述皮肤损害为本病的特征性症状。皮疹出现的同时,病人呈现出血性倾向,如鼻衄、齿龈出血、尿血和阴道出血等,严重者可因发生休克而死亡,并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6.生态学
在首次发生本病的西德和南斯拉夫,患者共25名,他们都是制造小儿麻痹症弱毒疫苗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是在解剖非洲绿猴,直接接触其内脏器官、血液以及处理使用过的器皿而被感染的。以后又发生6名患者,他们都是给予这些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医务人员,因接触患者的血液或分泌物而发生感染。但经常接触猴的饲养员却极少发生感染,说明本病的传播方式可能以直接接触为主。
美国曾对非洲绿猴和黑猩猩的血清进行检查,发现约有50%的血清含有1∶8~1∶25的补体结合抗体。
马尔堡病毒可在蚊体内增殖,因此推测它们可能是自然界中猴类马尔堡病的保有者和传播媒介。
7.诊断
马尔堡病毒属于生物安全4级病原体,病毒分离培养和研究工作都必须在P4级实验室内进行。
在急性病例,可取病人(猴)的急性期血液和尿,或死亡人(猴)的肝脏等病料,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即可做出诊断。病毒的分离可取上述病料接种Vero细胞,3天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即可检出细胞内的病毒抗原。也可将上述病料接种豚鼠、乳鼠或猴,动物发病后,可采用电镜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查血液或组织器官中的病毒抗原。
血清诊断方法包括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不仅检出抗体时间早、水平高,而且可测定IgG和IgM两类抗体。IgM抗体在发病后7天即可出现,并很快达到高峰,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而IgG抗体在感染后30天达到高峰,并持续较长时间。
8.防制
由于本病主要呈人人或猴人之间传播,因此必须严格隔离患者,严密消毒,防止因接触污染血液和分泌物或经医疗器械而发生感染。饲养和解剖可疑猴时,也要同样采取严密的预防措施。
上一篇:丝状病毒科
下一篇:埃博拉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