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海博微信公众号
海博天猫旗舰店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首页 > 微生物知识->病毒基本知识和检测方法->牛乳头状瘤

牛乳头状瘤



录入时间:2009-8-5 9:07:18 来源:青岛海博

   世界各地养地区均有乳头状瘤的发生,并因损害皮革质量和降低动物体质而造成经济损失 。牛乳头状瘤病毒(BPV)至少有6个型, 其中BPV1、BPV2和BPV5属于纤维乳头状瘤病毒。主要结构蛋白具有共同的抗原位点,其基因组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BPV3、BPV4和BPV6为真性上皮乳头状瘤病毒。
1.形态和理化学特性病毒粒子主要存在于病牛皮肤的粒层和角质层细胞的核内。电镜检查牛皮肤乳头状瘤病毒的超薄切片,可在角化的上皮细胞内看到园形的典型病毒粒子。 负染标本中的病毒粒子直径为47~53nm。 衣壳由72个清晰的向右歪斜排列的中空壳粒构 成。每个壳粒约长75nm,宽5~6nm。BPV1、BPV2、BPV5的基因组大小约为7 900bp,而BPV3、BPV4、BPV6的基因组较小,仅为约7200bp。 
2.抗原性  BPV1、BPV2和BPV5等纤维乳头状瘤病毒具有共同的抗原位点,与BPV3、 BPV4和BPV6等上皮乳头状瘤病毒的交叉反应性很差。由疣组织提取物制备的疫苗,只能部分保护。病牛以及实验接种的家兔和鸡的血清中具有中和抗体。   
  3.培养 一般认为,本病毒不能在鸡胚内增殖,且在组织培养细胞内不产生细胞病变。但是此病毒却可在6~8周内使仓鼠、小鼠和牛的胚胎细胞发生转化。病毒DNA也有这种转化作用。病毒整 个基因组或克隆的部分片段均可诱致细胞转化。病毒DNA以游离多拷贝形式存在于转化细胞的胞浆中,且已证明细胞转化作用并非DNA整合所致。
4.病原性BPV是牛乳头状瘤的病原体。可使牛皮肤、乳头、阴茎、阴门、消化道等发生乳头状瘤。这些疣状物大小不一,有些呈硬固的结节状,多在几个月后自行消散。有些则长大如菜花样,直径达几个cm,且易流血,并带恶臭。Rebhum等报道一个乳牛群暴发趾间乳头状瘤。病毒多在病、健牛间直接接触时经破损的皮肤侵入,当然也有可能因污染的挽具、缰绳和注射针头等间接传播。BPV1、BPV2和BPV5首先转化皮下成纤维细胞,然后增生扩散到鳞  状上皮细胞,病毒DNA以游离形式存在于这些细胞中,但无病毒粒子及病毒特异性抗原产生。后期可于颗粒层细胞中检测到病毒粒子及病毒特异性抗原,即形成纤维乳头状瘤。BPV3、BPV4和BPV6主要感染上皮细胞。另外,BPV2和BPV4可使牛消化道发生肿瘤。 有人 认为病毒可能呈隐匿状态存在于没有临床症状的动物体内。给犊牛作皮内或皮肤划痕接种, 常可引起人工感染,但潜伏期较长,有时需几个月之久。将瘤组织提取物接种牛可 使牛发生 相应的乳头状瘤。早在1929年,美国Greech等就已进行了牛乳头状瘤的实验感染试验:  由屠宰牛体剪取肿瘤标本,在生理盐水中研磨制成抽提液,取部分抽提液通过贝 氏N滤烛, 另一部分不滤过,分别接种健康幼牛的一侧颈肩部皮内。其结果,在接种滤过 液的22头牛中,15头在1~2个月内发生典型的疣状肿瘤;在接种未作滤过处理的提取液的 8头牛中,7头发 生疣状肿瘤。给犊牛作脑内接种,则常引起脑膜纤维瘤。给马作皮下接种,导致结缔组织肿 瘤。在马的结缔组织肿瘤中,牛乳头状瘤病毒基因组呈游离状态存在。 皮下接种未离乳仓鼠 和新生的C3H/eB小鼠,可在接种部位引起肿瘤,但潜伏期长达2~3个 月。这种肿瘤比较坚硬 ,直径8~15mm,单个或多个存在,持续4~6个月,但不见转移现象。Jarrett等报道,在英国某一养牛地区,发现6岁以上的老牛多发消化道癌,可由 其 中检测到BPV2基因,但分离不到病毒粒子。将病变组织注入老牛的消化道和皮肤,可引起乳头状瘤。
5.诊断临床诊断不难。确诊时,可采取局部肿瘤材料制备的超 薄切片或负染标本,通常易于找到典型的病毒粒子。病毒粒子及抗原主要见于变性细胞,于正在增生的细胞中一般不能看到病毒粒子,也检测不到病毒抗原。
6.免疫 牛的皮肤乳头状瘤几乎都呈自限性病程,通常在1~12月内自行消散。康复牛在以后1~2年  内具有对再感染的免疫性。不同品种甚至不同个体的牛对乳头状瘤病毒的敏感性不同,有些牛呈现较强的抵抗力,甚至人工感染后也不发病;有些牛则特别敏感,乳头状瘤病毒 可能 遍及全身各部,且持续一年以上。早期的牛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是粗制的疣组织提取物 ,但由 于至少有6个型,且各型之间的免疫交叉性不同,由疣组织提取物制成的疫苗不能 保护所有 其它型的BPV的再次感染。通过基因工程表达的L1蛋白作为疫苗,接种牛可产生高滴度中和抗体,并能保护牛免受BPV感染。

 

上一篇:乳头状瘤病毒属

下一篇:兔乳头状瘤病毒

相关文章:
牛乳中的微生物 实验——生牛乳自然发酵过程微生物菌相的变化
细菌生化试验——石蕊牛乳试验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
(注:以上手机号均与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