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首页 > 微生物知识->植物组织培养基本知识->大岩桐组培技术

大岩桐组培技术



录入时间:2011-3-18 11:00:16 来源:中华园林网

 

大岩桐属苦苣苔科球根花卉,株高12厘米25厘米,全株密布绒毛叶对生,花顶生或腋生,花冠阔钟形,花多呈白、粉、红、紫等色。花朵大,花色浓艳多彩,花期长,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温室盆栽花卉。可用来装饰窗台、几案、会议室等。 

        大岩桐传统繁殖方法为播种法、扦插法、分球法等。大岩桐种子极小,每克种子有25万粒至3万粒,寿命较短,仅两个月左右。播种繁殖对土壤条件要求高,操作精细,且易发生性状变异、品种退化现象;扦插法虽可保持原品种特性,但繁殖系数较低,不能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分球法形成的植株又多具有株形不整齐的缺点,生产上亦不常用。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从1998年开始尝试用组培法繁殖大岩桐,基本上找到了适合大岩桐诱导、分化和生根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 

        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为候毛大岩桐。剪取成年植株的幼叶,用流水冲洗半小时,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消毒处理。首先将经过消毒处理的植株幼叶放入75%酒精中浸泡30秒钟,之后用01%的氯化汞溶液处理5分钟至8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次备用。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蔗糖30/千克、琼脂6/千克及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在PH值为58、温度为18℃20℃条件下进行诱导、分化、生根培养。 

        诱导和分化将消毒后的幼叶切成04平方厘米至05平方厘米的方形小块,接种到附加2毫克/千克的6BA02毫克/千克的N AAM S培养基上(苄氨基嘌呤BA为一种利于长的细胞分裂素,荼乙酸N AA为一种促进生根的生长素)在25℃愈伤组织,40天后少数愈伤组织上可分化出幼芽。 

        继代培养将愈伤组织块上分化出的幼芽切下,转入继代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基附加1毫克/千克的6BA01毫克/千克的N AA,培养温度为25℃,每天在1000LX2000LX光强下连续光照12小时。一周后幼芽发育,并在基部形成大量芽体,一般一个月可长满培养基面,一个月应转移一次。 

        生根培养将继代培养中苗高达2厘米,有3片至4片完整叶片的小植株,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培养基为12M S,附加1毫克/千克的IBAIBA为一种生长素)。培养条件与继代培养一致,2周后有根长出,可炼苗移栽。 

        炼苗与移栽影响大岩桐的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大岩桐要求生长在高温、潮湿及半阴环境,通风不宜过分,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移栽前先闭瓶炼苗1周,洗净根上附着的培养基,栽入装有蛭石的营养钵中,蛭石用05%的K M nO4消毒。搭塑料小拱棚保湿,棚上架遮荫网,保持棚内温度20℃25℃,两周后逐渐揭开塑料薄膜,一个月后可定植上盆,常规培养5月至6月即可开花。 

        大岩桐组培快繁技术,比传统的播种法、扦插法、分球法繁殖系数高,植株整齐一致,由于是无性繁殖,其性状没有明显的分离。能保持原品种特色和降低繁殖成本。但继代培养过程中发现,同样是在1毫克/千克的6BA条件下,有部分试管苗发生玻璃化,失去分化能力,而低于1毫克/千克的6BA,分化数量明显减少,6BA的适宜浓度有待进一步探讨。

 

上一篇:非洲菊切花组培繁苗技术

下一篇:麝香百合组培快繁技术

相关文章:
大岩桐的组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