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首页 > 微生物知识->真菌基本知识和检测方法->白酒微生物研究与应用现状(2)

白酒微生物研究与应用现状(2)



录入时间:2011-4-19 10:13:41 来源:维普资讯

2 研究现状的分析与展望  
2.1  从研究的方向来看,浓香型酒生产微生物研究较多, 而清香型和酱香型研究较少; 酵母和霉菌研究的很多,而细菌研究的相对较少。
 
2.2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人们对白酒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白酒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鉴定和保藏;白酒微生物主要菌群( 酵母、细菌、霉菌) 的交替演绎规律的研究以及理化分析;优质功能菌的选育和应用;白酒生产环境中微牛物的种类、数量的研究。
 
2.4 从研究的层次上来看,目前的研究多限于实际的生产应用,还没有系统地引入基因工程、发酵工程、代谢工程、以及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的理论,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白酒生产过程中的代谓网络机制,囚此很难摆脱传统自然发酵的局面,质量也很难稳定控制。
 
总之, 白酒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多菌种固态静止 自然发酵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对于其中微生物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但是,对于自酒微生物的研究多处于传统的生理牛化阶段,要想真正的弄清白酒的微生物本质, 必须借助于先进 的理论和先进的方法,如引入微生态、代谢工程、生物工程、 发酵工程等理论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才能更好的促进白酒的发展,使白酒生产实现到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沈怡方.白酒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29—32. 
[ 2 ] 唐玉明,张正英,任道群,等.曲外层和曲心的微生物数量生化性能及酿造效果研究[J].酿酒科技,1995,69 (3):73—76. 
[3] 姚万春,唐玉明,张正英,等.泸型陈曲贮存期微生物酶类的变化及酿造效果[J].酿酒科技,1996,76 (4):19—20. 
[4] 唐玉明,廖建民,姚万春.大曲发酵房上中下层空气微生物及曲药质量差异研究[J].酿酒科技,1999,93 (3):23—25.
[5] 廖建民,姚万春,唐玉明,等.浓香型曲药细菌初步分类鉴定研究[J].酿酒,2001,28 [J]:42—43. 
[6]姚万春,唐玉明,任道群,等.泸州老窖国窖曲曲坯层次问微生物差异研究[J]. 酿酒, 2005,32 (5):35—37. 
[7]胡佳,邓斌,张文学,等.浓香型白酒曲药中细菌组成及系统学分析[J].酿酒科技, 2007,155 (5):17—195. 
[8]唐玉明,廖建民,姚万春,等.浓香型曲药功能菌的选育及利用研究[J].酿酒科技,199 8,87 (3):22—24.
[9] 廖建民,唐玉明,姚万春,等.浓香型曲药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研究简报…. 酿酒,2000,136 (1):36—38. 
[10]廖建民,任道琼,唐玉明,等.浓香型曲药中酵母菌的初步分类和选育[J].酿酒,2 000,137 (2):47—48. 
[11]熊昌绪,刘福林.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消长、物质变化的研究[J].石河子农学院学报,1993,25 (3):73—75. 
[12]陈敏.浓香型酒发酵过程中糟醅微生物动态研究[J].酿酒科技,1998,89 (5):26-28 .
[13]郭霞.浓香型白酒酒糟微生物分离及发酵试验[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 5,22 (1):50—52. 
[14]乔宗伟,张文学,张丽莺,等.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酒醅的微生物区系分析[J].酿酒,2005,32 (1):18-21. 
[15]张文学,乔宗伟.浓香型白酒糟醅中真菌菌群的多样性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6,38 (5):97一101.
[16]王海燕,张晓君,徐岩,等.浓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酒醅中微生物菌群的研究[J] .酿酒科技,2008,164 (2):86—91.
[ 1 7 ] 赵东,乔宗伟,彭志云.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酒醅微生物区系及其生态因子演变研究[J].酿酒科技,2007,157 (7):37—39.
[18]施安辉.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窖中微生物区系的分析[J].酿酒,l986,(4):24—29.
[19]廖建民,唐玉明,唐华民,等.不加粮母糟保窖过程中质量变化的研究 [J].酿酒科技, 1993,59 (5):20—21. 
[20]吴衍庸.白酒工业微生物资源的发掘与应用[J].酿酒科技,2006,146 (11):l11一l13. 
[21]吴飞.浓香型白酒窖池发酵过程中酵母类微生物的分析[D].四川 :四川I大学,2006.
[22]岳元媛,张文学,刘霞,等.浓香型白酒窖泥中兼性厌氧细菌的分离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 (2):251—255.
[23] 王茂,赵辉,陈凤阁.浓香型白酒窖泥中乳酸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J].酿酒科技,20 06,142 (4):29—31 .  
[24] 刘莉萌,张斌,东秀珠.浓香型白酒窖池中片球菌的分离与鉴定[J].酿酒科技,2007, 152 (2):22—25. 
[25]杨鹏举.窖泥中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模式[J].酿酒科技, 1995.68 (2):14-l6 .
[ 2 6 ] 李增胜.大曲清香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向[J].酿酒科技,1994,(5):25-26 . 
[27] 李增胜、任润斌.对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酒醅中的主要微生物[J].酿酒,2005,32 (5): 33—34 
[28]崔福来,王振羽,王风侠等.微生物学杂志,1981,(2):13一l9 .
[29]李佑红,吴衍庸.四川I浓香型与酱香型酒曲细菌区系构成的比较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l992,19(4):211—2l4.
[30] 崔利,彭追远,郑朝喜.高温大曲在酱香 酒酿造中的作用及标准浅说[J].四川食品业科技,l995,(3):7—12.
[31] 周恒刚.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堆积[J].酿酒科技,1999,9l (1):15—17.   
[32]蒋红军.酱香型白酒机械摊晾与传统摊晾场地微生物对比[J].酿洒科技,2003,
120 (6):38—39.   
[33] 蒋红军。茅台酒制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演替及作用规律[J].酿酒科技,2004,123(3) :39-40
[34] 唐玉明,姚万春,任道群,等。酱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槽醅的微生物分析[J]。酿酒科技,2004,123(3):39-40。
[35]唐玉明,姚万春,任道群,等。酱香型槽醅堆积过程温度和微生物区系变化及其规律作用[J].酿酒科技。2007,155(5):54-58。
[36]庄名扬,王仲文。陈星国。酱香型习酒功能菌的选育及特征组分的研究[J].酿酒科技,1996,75(3):17。
[37]庄名扬,王仲文酱香型白酒高温堆积槽醅中酵母菌分离。选育及其分类学鉴定[J].酿酒,2003,30(2)。
[38]庄名扬,王仲文酱香型高温大曲中功能菌B3-1菌株的分离,选育及其分类学鉴定[J].酿酒,2003,30(1):81-82
[39]崔利,酱香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生成途径及环节酿酒[J].2007,34 (5):39-40. 
[40] 刘晓光,谢和,屈直.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的形成与微生物关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 (2):l3l一134.
[41] 唐玉明,姚万春,任道群,等.酱香型酒糟醅酵母菌的初步分类及选育.酿酒,2007, 34(6):14—16. 
 [42]马荣山,刘婷,郭威.麸曲酱香酒醅中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及应用[J].中国酿造, 2008,178 (1):17—19 . 
来源:酿酒科技2009年第6期(总第180期)
作者王旭亮1,王德良1,韩兴林1,胡建华2,张五九1
作者单位1.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100027;2.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 北京  101301 )
 
 

 

上一篇:白酒微生物研究与应用现状(1)

下一篇:伴放线放线杆菌菌落生长形态变化的观察

相关文章:
黄酒白酒酿造有关微生物 白酒微生物研究与应用现状(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