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首页 > 微生物知识->细菌基本知识和检测方法->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录入时间:2011-12-6 16:50:35 来源:微生物实验

革兰氏染色是细菌鉴定上一个最重要和广泛应用的方法。根据此法染色结果可将细菌分成两大类。一类细菌能够保留初染色剂(结晶等)于细胞中,不受脱色剂(酒精)的影响,而最后细菌被染成紫色或深蓝色者称为革兰氏阳性(Gram-positive);另一类细菌可因脱色剂的作用而洗出结晶紫,然后被另一染色剂(藏红花)染成红色,称为革兰氏阴性(Gram-negative)。也有一些菌种革兰氏染色是可变的。
【实验目的】
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法的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的鉴别染色法。1884 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
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再经碘液媒染(以增加染料与细胞的亲和力)后,用酒精或丙酮脱色,再用复染色剂染色。不被脱色而保持原颜色者为革兰纸阳性菌(G+);被脱色后又被染上复染剂的颜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此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主要是利用两类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不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的类脂质,而肽聚糖的含量较少。当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类脂质被溶解,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后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胞被脱色,经复染后,又染上复染液的颜色;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含量多且交联度大,类脂质含量少,经乙醇或丙酮洗脱后,肽聚糖层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胞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实验材料、药品及器具】
1、菌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eus auresu)
2、染液 草酸铵结晶紫液
革兰氏碘液
95%的酒精
藏花红液
3、器皿洗净的载玻片6 片、显微镜、酒精灯、接种环、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镊子、玻璃缸、瓶装蒸馏水
【实验步骤】
1、取培养12-24h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涂片、固定。
2、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剂一滴,染色1 分钟。
3、倾去染液并用洗瓶装水轻轻冲洗。

 

上一篇:细菌的单染技术

下一篇:细菌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定性实验及其生化特征观察

相关文章:
兼性无机光养型细菌 光养型硫细菌
脱氮硫细菌 无色硫细菌
硫细菌 抗细菌剂的筛选
黏细菌 细菌检测最基础的三区划线操作要点
葡萄糖发酵生产酒精的细菌 病原微生物分类-细菌真菌简介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