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的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我们的眼球,除了品牌以外,包装上的内容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比如哪款食物特别添加了钙?哪款食物有利于我们的心脏?又有哪款食物不含脂肪——这些食物真的很特别吗?
食品标签像食品的履历书。在选择食品时,读懂食品标签,能了解这种食品的原料、产地、生产日期、保存方法等基本信息,还能了解它的营养成分(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看一看它是不是适合你。
1.看食品类别 标签上标明的食品类别名称是国家许可的规范名称,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质。
例如,你可能看到一盒饮料上注明“咖啡乳”,但它到底是饮料还是奶制品?这时如果标签上的“食品类别”是“调味牛奶”,那么它就是牛奶当中加了咖啡和糖,而不是水里加糖、增稠剂、咖啡和少量牛奶做的饮料。后者在食品类别上属于“乳饮料”而不是奶制品了。
2.看配料表 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原料及其比例。按法规要求,含量最高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低的排在最后一位。
例如,某麦片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核桃……”说明其中的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其中燕麦和核桃含量都较少。目前对食品添加成分的标注也越来越严格了,不能简单用“色素”、“甜味剂”等模糊的名称,而必须注明其具体名称,比如“柠檬黄”、“胭脂红”、“阿斯巴甜”、“甜蜜素”等。
3.看营养素含量对很多食物来说,营养素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对于以口感取胜的食物来说,也要小心其中的热量、脂肪、饱和脂肪酸、钠和胆固醇含量等指标。例如,一种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产品,营养价值通常会高于一个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6%的产品。
4.看产品重量、净含量或固形物含量例如,两种面包,一种净含量标为120克,另一种标为200克,前者的体积也许更大。实际上,前者可能只是发酵后更为蓬松,但从营养总量来说,后者更为合算。
5.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出厂时具备的应有品质,过期品质有所下降,但很可能仍然能够安全食用;保存期或最后食用期限则表示过了这个日期便不能保障食用的安全性。为了获得其中的健康益处,最好能够选择距离生产日期最近的产品。
6.看认证标志
食品包装上的各种质量认证标志,有机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等代表着产品的安全品质和管理质量。在同等情况下,最好能够优先选择有认证的产品。
几个噱头看仔细
低热:是单位热量?还是整包热量?
比如一袋薯片,薯片标签的热量很可能是某单位重量所含的热量,而这袋薯片虽然看起来很少,但却是此单位的2至3倍。有些人就是这么吃胖的,因为事实上摄入的热量和脂肪都大大高于预期。
所以在购买零食类食品时,不仅需要仔细阅读营养成分表,而且还要注意这些成分表所给的单位是多少。注意总量与单位分量的比例,计算摄入量的时候按总量算。
全麦
全麦面包比起精致的白面包含有更多的纤维、维生素E及锌、钾等矿物质。在买全麦面包之前,不要只看颜色,一定要先看清包装袋上的成分标示,看见全麦面粉几个字,并且位列成分表的第一位再掏钱付账。此外,另一个判断标准是看纤维含量,一般而言,纤维含量高的更可能是全麦面包。
100%纯天然
100%天然这个标语不一定代表产品内含的是水果原汁,充其量只能说这个果汁产品没有添加防腐剂或人工调味料等东西。有时候,100%天然的果汁产品里,只含有10%或25%的水果原汁。在果汁的加工过程中,含有纤维和营养素的果肉都被压榨掉了。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将新鲜水果作为第一选择。此外,在选择果汁时,尽量购买果肉果汁,这样能获得更多的营养。
低脂高钙
其实很多号称低脂的产品达不到低脂的标准,往往属于中脂的产品。另外一个类似的陷阱是高钙,牛奶本来就是钙含量高的食物,这种宣称方法会误导消费者,让他们以为只有标示高钙的牛奶钙质含量才丰富,没有标的就不含充足的钙质。
目前国际上对低脂食品的概念是:每100克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少于或等于3克,而且来自脂肪的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不能超过30%。
含有omega脂肪酸,降低心脏病风险
除非医生推荐,或食品包装上有相关证据,不用过于相信它。
含有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种有助消化的健康细菌,还能增强免疫力,但是食物中的益生菌并没有明确规定。所以酸奶中的益生菌到底是死是活我们并不清楚,不过喝酸奶总是不错的。
(来源:每日新报)
上一篇:血铅污染事件 昂贵的锌带毒的血
下一篇:盛夏谨防“红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