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新闻资讯
 首页 - 资讯

中科大解开头号“杀手”细菌传播之谜


录入时间:2015-2-6 15:23:12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金帆教授课题组日前在头号 “杀手”细菌—绿脓杆菌传播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解开了绿脓杆菌传播之谜,这对于理解绿脓杆菌对器官组织(通常为软表面)造成感染的初始机制具有重大意义。该成果发表在近期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绿脓杆菌是免疫缺失患者如重度烧伤患者、艾滋病患者,以及囊肿纤维化患者的头号“杀手”。它由于对多种抗生素具备耐受性,且可轻易粘附在各种医疗器械及伤口表面,因此在医院内发生的致死急性感染,90%以上来自绿脓杆菌的感染。另外,绿脓杆菌可在囊肿纤维化病人肺部形成多细菌的聚集体,造成无法治疗的慢性感染,最终导致患者肺衰竭死亡。
目前,国际上关于绿脓杆菌抗菌表面的研究较多,但一般仅关注于表面的物理化学修饰以减少细菌表面粘附达到抗菌效果,对其如何粘附到像皮肤这类软表面以及在这种软表面上传播的机制尚不清楚。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金帆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发现:在软表面爬行的绿脓杆菌,可利用其菌毛伸展和收缩实现高速弹射运动,使表面有效粘度大大降低,从而减小细菌爬行时的阻力。这种独特的适应机制,可极大地帮助细菌在软表面上扩张,大大增加细菌在各种软组织表面如烧伤表面上形成细菌聚集体的可能性,从而造成无法治愈的感染。

 

上一篇:酒香有机米 微生物菌种

下一篇:欧盟科技人员利用先进细胞工厂技术生产高效微生物

相关资讯: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 成功分离出寨卡病毒 中科院科学家在大肠杆菌抗药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微生物所等发现可中和流感病毒新型人类抗体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揭示气候条件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Virol:中科院科学家揭示致瘤疱疹病毒形态学发生机制 中科院科学家在白细胞抗细菌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中科院研制出新型材料高效去除水中高毒性重金属离子 中科院博士:鱼腥草作为调料吃无妨
冰箱里西红柿长角 中科院:乙烯催熟基本无毒 武汉大学、中科院提出病毒颗粒荧光标记新方法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