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尚未完全弄清楚,主要有下列3种学说。
1.等电点学说: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等电点(pH2~3)比阴性细菌(pH4~5)为低,一般染色时溶液的pH约在7附近所以阳性菌所带的阴电荷比阴性菌多,摄取碱性染料则较多,结合力强,故不易脱色。
2.化学学说: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内含有某些特殊化学成分,认为主要是核糖核酸镁盐与多糖的复合物,它能与染料及碘结合成复合物,故不易被酒精溶解脱色。阴性细菌因无此种成分,故易被酒精脱色。
3.通透性学说:革兰氏阳性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比阴性菌小,进入阳性菌细胞内的染料及碘液与菌体内成分结合生成沉淀,因胞膜通透性小,不易被脱色,故不再被复染。革兰氏阴性菌胞膜通透性大,对染料及碘与菌体内成分结合生成的沉淀,易被酒精溶解脱出,故可被复染。
【成分】
第1液
结晶紫溶液
结晶紫乙醇饱和溶液
100ml
结晶紫
4~8g
95%乙醇
100ml
1%草酸铵溶液
80ml
第2液
卢戈氏碘液
碘化钾
2g
碘
1g
蒸馏水
200ml
第3液
脱色剂
(1)95%乙醇
100ml
(2)丙酮乙醇溶液
100ml
95%乙醇
70ml
丙酮
30ml
第4液
稀释石炭酸复红液
100ml
【制法】
(1)将结晶紫溶于乙醇中制成饱和液,再取此饱和液20ml与草酸铵溶液混合即成;
(2)先将化钾溶于10ml蒸馏水中,再加碘至全部溶解后,加蒸馏水至200ml即成;
(3)将丙酮加于乙醇中即成丙酮乙醇溶液;
(4)稀释石炭酸复红液。
【用途】
用于细菌的鉴别染色,由此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两大类
【注意事项】
1.新配制的染液应先用已知的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性菌(如大肠杆菌)作对照试验,以确定所配染色液的质量。
2.结晶紫与草酸铵混合液,不易保存,如有沉淀出现,应重新配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