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海博微信公众号
海博天猫旗舰店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首页 > 微生物知识->海博原创文章——知识拓展->双歧杆菌在MRS培养基上形成大小菌落的原因分析

双歧杆菌在MRS培养基上形成大小菌落的原因分析

李令梅
录入时间:2025/4/22 10:13:50 来源:青岛海博生物

一、遗传异质性导致生长差异

1、‌自然突变或亚群分化
  双歧杆菌群体中可能存在自然突变株,部分菌株因代谢基因缺陷(如维生素K₂依赖性突变)无法高效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导致生长速率降低,形成微小菌落‌。

2、‌紫外线诱变株的遗传缺陷
  紫外线诱变可能导致菌株丧失关键代谢途径(如辅酶合成能力),此类突变株需外源添加特定因子(如维生素K₂)才能正常增殖,否则表现为生长受限‌。


二、培养条件波动影响菌体活性

1、‌氧气暴露与氧化损伤
  双歧杆菌为严格厌氧菌,若操作过程中氧气未彻底排除(如厌氧罐密封不严),部分菌体会因氧毒性导致膜损伤或酶失活,形成生长缓慢的小菌落‌。

2、‌还原剂分布不均
  MRS
培养基中的L-半胱氨酸作为还原剂,若局部浓度不足,可能导致氧化还原电位升高,抑制部分菌株的代谢活性,造成菌落大小差异‌。


三、培养基成分与菌体适应性

1、‌碳源利用效率差异
  不同双歧杆菌菌株对碳源(如葡萄糖、低聚果糖)的代谢能力不同,若培养基中碳源分布不均,部分菌株可能因营养竞争处于劣势,形成较小菌落‌。

2、‌pH缓冲能力不足
  乳酸积累会导致局部pH下降,若磷酸盐缓冲体系失效,部分区域pH过低(<5.5)会抑制菌体分裂,形成生长停滞的微小菌落‌。


四、操作因素影响菌体状态

1、‌菌种活化不充分
  冻干粉或甘油保存的菌种若未完全活化(如复苏时间不足),部分菌体仍处于代谢休眠状态,接种后分裂能力受限,导致菌落大小不一‌。

2、‌接种密度不均
  涂布或划线时菌液浓度差异可能导致局部菌体过度竞争营养,低密度区域菌落因资源充足而较大,高密度区域则因营养限制形成小菌落‌。


总结

  双歧杆菌在MRS培养基上的菌落大小差异主要由‌遗传异质性‌(突变株或亚群分化)、‌培养条件波动‌(氧气暴露、还原剂不均)、‌培养基稳定性‌(pH、碳源分布)及‌操作技术‌(菌种活化、接种均匀性)等因素共同导致‌。优化厌氧环境控制、确保培养基成分均匀性及规范操作流程可减少此类现象。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氯化血红素在培养基中的作用解析

下一篇:糖醇类在培养基中的作用及对菌生长的影响

相关文章:
双歧杆菌琼脂培养基检验原理和使用方法 双歧杆菌生化用基础培养基使用方法
双歧杆菌BS培养基(不含琼脂)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双歧杆菌BS培养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双歧杆菌培养基(不含琼脂)的使用方法 双歧杆菌的活化及保存
双歧杆菌培养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双歧杆菌生化用基础培养基
棒菌形双歧杆菌 印度双歧杆茵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
(注:以上手机号均与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