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验原理:
大肠菌群(Coliforms)是指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主要包括肠杆菌科中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肠杆菌属。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所以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就表示食品受人、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
该培养基用于大肠菌群的固体平板检测。蛋白胨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乳糖为可发酵的糖类;去氧胆酸钠和柠檬酸铁铵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磷酸氢二钾为培养基pH缓冲剂;中性红为pH指示剂,发酵乳糖产酸的细菌菌落为红色,不发酵乳糖的细菌为无色;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大肠菌群在固体培养基中发酵乳糖产酸,在指示剂中性红的作用下形成可计数的红色,带有或不带有沉淀环的菌落。
二、培养基配方(g/L):
蛋白胨 |
10.0 |
乳糖 |
10.0 |
去氧胆酸钠 |
1.0 |
磷酸氢二钾 |
2.0 |
柠檬酸铁铵 |
2.0 |
中性红 |
0.033 |
氯化钠 |
5.0 |
琼脂 |
15.0 |
pH值7.3±0.1(25℃) |
三、试验方法:
1. 称取本品45.0 g,加入1000 mL纯化水中,加热溶解并不停搅拌,煮沸1分钟,冷却至45℃-50℃左右时,倾入无菌平皿,备用。无需高压灭菌。
2. 10倍梯度稀释法制备质控菌株菌悬液,吸取适宜梯度的菌悬液接种于待测培养基和参比培养基(HB0177-8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
3. 放置于恒温培养箱36℃±1℃需氧培养18 h-24 h,观察试验结果。
四、试验结果判断:
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18 h-24 h,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质控菌株 |
菌株编号 |
接种量 (CFU) |
回收率 |
生长情况 |
其他特征 |
大肠埃希氏菌 |
ATCC 25922 |
10-100 |
≥70% |
+++ |
红色菌落,可有胆酸沉淀环 |
弗氏柠檬酸杆菌 |
ATCC 43864 |
10-100 |
≥70% |
+++ |
红色菌落,可有胆酸沉淀环 |
阴沟肠杆菌 |
ATCC 23355 |
10-100 |
≥70% |
+++ |
红色菌落,可有胆酸沉淀环 |
鼠伤寒沙门氏菌 |
ATCC 14028 |
10-100 |
≥70% |
+++ |
无色至淡黄色透明菌落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ATCC 25923 |
100-1000 |
/ |
- |
抑制 |
图1 质控菌株在大肠菌群培养基(日本)上的生长情况
相关产品: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酪氨酸琼脂培养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