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性大肠杆菌(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是一类能引起人类腹泻、尿路感染甚至严重全身性疾病的细菌。常见致病类型包括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如O157:H7)等。
一、预防措施
1.饮食卫生
食物处理:避免生食(如未煮熟的肉类、生牛奶、生蔬菜),肉类需彻底加热(中心温度≥70℃)。
水源安全:饮用煮沸或消毒的水,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河水、井水。
生熟分开:厨房用具、砧板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水果清洗:生食水果前彻底清洗或去皮。
2.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接触动物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腹泻期间避免为他人准备食物。
3.环境卫生
定期消毒厕所、厨房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
避免接触可能被粪便污染的水体(如游泳池、湖泊)。
4.高风险人群防护
旅行者: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避免生冷食物,选择瓶装水(ETEC是“旅行者腹泻”常见病因)。
婴幼儿:注意奶瓶消毒,避免口对口喂食(EPEC易感染婴儿)。
5.特殊注意事项
EHEC感染可能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需特别注意肉类安全(如避免食用未全熟的汉堡)。
二、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补液:轻中度腹泻首选口服补液盐(ORS),预防脱水。
饮食调整: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汤、香蕉)。
止泻药慎用:尤其是EHEC感染时,止泻药可能增加毒素吸收风险。
2.抗生素使用
多数病例无需抗生素:普通致病性大肠杆菌腹泻通常自限(3-5天恢复)。
特殊情况:严重感染(如ETEC引起的旅行者腹泻)可考虑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利福昔明),但需医生评估。
禁忌:EHEC(如O157:H7)感染禁用抗生素,可能诱发HUS。
3.重症处理
出现血便、高热、少尿、意识模糊等症状时立即就医。
HUS需住院治疗(如透析、输血支持)。
4.特殊人群
孕妇、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者需密切监测,及时医疗干预。
三、注意事项
不要滥用抗生素:不当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或加重病情。
消毒方法:被污染的物品可用1:10稀释的漂白水擦拭或煮沸消毒。
疫情报告:集体单位(如幼儿园)出现多例腹泻时需上报疾控部门。
通过严格的卫生管理和合理治疗,大多数感染可有效控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大肠菌群对人体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