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霉菌和酵母)、病毒以及少量藻类和原生动物。它们以气溶胶(悬浮颗粒)形式存在,可随气流传播,影响食品、医药、环境及人类健康。
1. 空气中常见的微生物类群
(1)细菌:
革兰氏阳性菌(耐干燥,可在空气中存活较久)
芽孢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耐热耐干燥,常见于土壤和灰尘。
葡萄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来自人体皮屑或呼吸道飞沫。
微球菌:耐干燥,常见于室内灰尘。
革兰氏阴性菌(较脆弱,但部分可存活)
假单胞菌:来自土壤、植物表面,可能污染食品。
肠杆菌:可能来自人或动物的排泄物(如厕所、养殖场)。
(2)真菌(霉菌和酵母)
霉菌(孢子易飘散,耐干燥)
青霉:常见于潮湿环境,可污染食品(如面包、水果)。
曲霉:部分产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影响谷物储存。
毛霉、根霉:使食品霉变(如草莓、面包)。
酵母(较少,但可能存在于高糖环境)
红酵母:形成粉红色菌落,可能污染乳制品。
假丝酵母:来自人体或环境,可能影响发酵食品。
(3)病毒
主要通过飞沫、气溶胶传播(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在空气中存活时间较短(几小时至几天),但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疾病。
2. 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
来源 |
典型微生物 |
影响 |
土壤和灰尘 |
芽孢杆菌、曲霉、青霉 |
污染食品、引发过敏 |
人和动物 |
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 |
传播病原体 |
植物和花粉 |
酵母、霉菌 |
食物霉变、过敏反应 |
水体蒸发 |
假单胞菌、弧菌 |
潮湿环境微生物扩散 |
工业排放 |
耐辐射菌(如放射菌) |
特殊环境微生物污染 |
3. 如何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
(1)食品行业控制措施
空气过滤(HEPA过滤器):用于洁净车间(如制药、乳品加工)。
紫外线(UV)杀菌:用于食品包装车间、医院等。
臭氧消毒:适用于冷库、仓库,减少霉菌孢子。
正压通风:防止外部污染空气进入洁净区。
(2)日常环境控制
保持通风:减少室内微生物积聚。
控制湿度(<60%):抑制霉菌生长。
定期清洁:减少灰尘(微生物载体)。
4. 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1)沉降法(自然沉降)
将琼脂平板暴露于空气一定时间,培养后计数菌落(CFU/m³)。
(2)撞击式采样(空气采样器)
用抽气装置将空气吹向培养基,更精准定量微生物。
(3)分子生物学方法(PCR、测序)
检测空气中特定病原体(如新冠病毒)或微生物群落分析。
空气中的微生物虽无法完全消除,但可通过科学管理降低其危害,尤其在食品加工、医药、医院等领域需严格防控。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葡萄糖在培养基中的影响和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