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蜡样芽胞杆菌简介
蜡样芽胞杆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部分菌株能产生毒素,若食品或水中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严重,人食用后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由于蜡样芽胞杆菌能产生耐热性较强的芽孢,因此也常造成食物杀菌失败,产生腐败现象。在平板上的菌落表面呈毛玻璃蜡状,因此起名为蜡样芽胞杆菌。
二、蜡样芽胞杆菌的活化培养及保存
蜡样芽胞杆菌对营养要求不高,易于培养,使用含蛋白胨或酵母浸粉的培养基即可生长良好,常用TSA/TSB、NA/NB、BHI、LB等培养基活化和培养,也可使用血平板。蜡样芽胞杆菌菌落酷似蜡状,菌落不规则且较大,在营养琼脂上培养18-24h即可达到3-5mm,在血琼脂上可观察到溶血现象,多数为β溶血,也有部分菌株为α溶血。
常见的斜面保存法、半固体保存法、甘油冻存法、瓷珠保存法、脱脂牛奶保存法等方法均可用于蜡样芽胞杆菌的保存。由于蜡样芽胞杆菌可产芽孢,因此即使使用斜面2-8℃冷藏保存,也可轻松存活3个月以上。长期保存可使用瓷珠保存法、甘油冻存法或脱脂牛奶冷冻保存法,在-20℃或-70℃以下冷冻保存,温度越低保存期越长,一年以内可在-20℃保存,一年以上建议在-70℃以下保存。
三、蜡样芽胞杆菌的鉴定
蜡样芽胞杆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杆菌,在MYP平板上菌落周围有晕环(卵黄反应+),过氧化氢酶+,酪蛋白分解+,溶菌酶耐性+,厌氧分解葡萄糖+,甘露醇产酸-,溶血+,根状生长-,蛋白质毒素晶体-,大多数菌株有动力,也有部分菌株无动力或动力不强。VP和硝酸盐还原反应通常为阳性,也有部分菌株反应为阴性。根据蜡样芽胞杆菌的VP反应、硝酸盐还原、西蒙氏柠檬酸盐利用、明胶液化及淀粉水解反应的不同,可分为15种生化群(详情可参考GB4789.14标准)。
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区分:蜡样芽胞杆菌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生化反应几乎完全一致,平板上的菌落特征也几乎相同,通常生化反应难以区分,在GB4789.14标准是通过有无产生蛋白质毒素结晶进行区分。在分子生物学上,二者的亲缘关系很近,也有人认为苏云金芽孢杆菌属于蜡样芽胞杆菌的一种。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沙门氏菌的活化、保存和鉴定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