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Trager Jensen二氏蜡烛缸方法培养疟原虫每天至少需换培养液1次,费人力物力。Reber-Liske将培养基作了改进,加入适量的次黄嘌呤,可延长到3天换液1次。疟原虫营养需要研究表明: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及其核苷等都能支持疟原虫体外生长,但添加次黄嘌呤更能很好地支持原虫生长。
【成分】
RPMI-1640
10.4g
HEPES缓冲粉
5.94g
次黄嘌呤
50mg
双蒸水
960ml
5℅碳酸氢钠
42ml
人血清
110~165ml
【制法】
同RPMI-1640培养基。
【用途】
用于恶性疟原虫常规保种培养。隔3天换液,这可保证工作人员周末和假日的休息。培养方法为:将起始原虫率稀释到0.5%以下,红细胞压积降为2.5%,置蜡烛缸内培养,72小时后更换培养液,原虫率由原来的0.5%增加到10%左右,与每天换液相近。培养基中添加次黄嘌呤,这不影响3H-次黄嘌呤掺入实验。只要在用前将原虫放到不含次黄嘌呤的营养液中培养1天,以稀释未标记的次黄嘌令,则3H-次黄嘌呤的摄取就不会受干扰。潘卫庆(1986)将起始培养物的原虫率稀释到0.3%左右,红细胞压积降为2%,亦同样可延长到3天换液1次。原虫率也同于每天换液。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控制起始原虫率和红细胞压积,过高原虫数可因营养耗尽而使培养中断。
2.其它同RPMI-1640培养基。
上一篇:Waymouth培养基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