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简介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us)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兼性厌氧,无动力,主要包括链球菌属的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等,在血平板上菌落周围形成完全透明的β溶血,对人和动物的致病性较强,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临床上出现的链球菌引起的疾病90%以上都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
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活化培养及保存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对营养要求稍高,在TSA或营养琼脂上可以生长,但生长速度较慢,菌落较小,通常为灰白色圆形小菌落,36±1℃培养24h的菌落直径通常为1mm左右。在血平板上生长较快,菌落可达到2-3mm,菌落周围可见透明的β溶血环,因此活化时通常使用血平板或哥伦比亚血平板,也可使用TSB或BHI肉汤,在TSB或BHI肉汤中加入1%-5%的血清可明显加快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生长速度。
相比较于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类的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更为脆弱,相对更容易死亡,因此建议使用甘油法或瓷珠法在-70℃以下超低温冷冻保存。使用斜面冷藏保存法,通常需要在2周以内使用或进行传代。
三、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鉴定
触酶试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触酶试验通常为阴性。
链激酶试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通常可产链激酶,使凝固后的血浆重新液化(可能部分菌株产链激酶不稳定或使用的血浆来源问题,次试验效果有时候不尽人意)。
16SrRNA测序:非常准确的鉴定方法,缺点是一般的实验室做不了,需要特定的机构检测。
其他生化鉴定:可选用生化鉴定系统或参考伯杰细菌学鉴定手册进行鉴定。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简述固氮菌分离的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