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海博微信公众号
海博天猫旗舰店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首页 > 微生物知识->海博原创文章——知识拓展->培养基中的溶血现象

培养基中的溶血现象

李琳
录入时间:2025/7/18 9:46:15 来源:青岛海博生物

  培养基中的溶血现象是指红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导致培养基出现透明或半透明的溶血环(完全溶血)或绿色变暗的环(不完全溶血,如α-溶血)。这种现象常见于细菌培养,尤其是血琼脂培养基中,是鉴别细菌种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1. 溶血类型

  根据红细胞破坏程度和溶血表现,分为三类:

α-溶血(不完全溶血)

  表现:菌落周围培养基呈绿色或棕绿色(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特点:红细胞未完全破裂,部分溶血。 

  如: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β-溶血(完全溶血)

  表现:菌落周围形成透明无色的溶血环(红细胞完全裂解)。 

  特点:由溶血素(如链球菌溶血素O或S)直接破坏红细胞膜。 

  如: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γ-溶血(不溶血)

  表现:培养基无颜色变化。 

  如:肠球菌的部分菌株。


2. 溶血机制

  溶血素作用:细菌分泌外毒素(如链球菌溶血素、葡萄球菌溶血素),破坏红细胞膜。 

  氧化作用:某些细菌代谢产物(如过氧化氢)导致血红蛋白氧化,形成绿色产物(α-溶血)。 

  酶解作用:磷脂酶或蛋白酶分解细胞膜脂质或骨架蛋白。


3. 临床与实验室意义

  细菌鉴定:溶血类型是鉴别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的重要依据。

  毒力标志:β-溶血常与病原菌的侵袭性相关(如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坏死性筋膜炎)。 

  培养基选择:血琼脂(5%羊血或马血)常用于溶血观察,不同动物红细胞对溶血素的敏感性可能不同。


4. 注意事项

  培养条件:需在适宜温度(如35-37℃)和CO₂环境(尤其苛养菌)下培养18-24小时。 

  假阳性/阴性:过度孵育可能导致溶血环扩大;某些细菌需延长培养时间才显现溶血。 

  非细菌性溶血:机械震荡、冻融或培养基制备不当也可能导致溶血,需排除。


5. 常见问题

  (1) 为什么有的溶血环不明显?

  可能与细菌溶血素产量低、红细胞种类(如兔血比羊血更易溶血)或培养时间不足有关。 

  (2) 如何区分α和β溶血?

  用白光斜射观察,α-溶血为绿色变暗,β-溶血为完全透明;可辅以触酶试验或生化鉴定。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链球菌的简单介绍

下一篇:培养基中的产气现象

相关文章:
培养基中的产气现象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的介绍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的介绍 RPMI-1640培养基
RPMI-1640/HYPOX培养基 Waymouth培养基
波尔顿选择性肉汤培养基检验原理和使用方法 胱氨酸和半胱氨酸在培养基中的作用及差异
全规范培养基 葡萄糖酵母提取物琼脂培养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
(注:以上手机号均与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