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黄色葡萄球菌简介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隶属葡萄球菌属,革兰氏阳性球菌,通常在血平板上可产生β溶血环,发酵甘露醇,在甘露醇氯化钠琼脂上通常为黄色菌落,大部分菌株可产生卵磷脂酶和脂肪酶,在卵黄琼脂上菌落周围形成乳浊环,在Baird-parker琼脂上形成双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除芽孢菌以外抗逆性最强的菌种之一,生命力顽强,可耐受高盐环境,因此常用含高浓度氯化钠的7.5%氯化钠肉汤、10%氯化钠TSB、甘露醇高盐琼脂等培养基进行选择性增菌和分离培养。
二、试验过程
以TSB为基础培养基(含0.5%氯化钠),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制成含氯化钠浓度为2%-10%梯度的TSB培养基,向培养基中接种约1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CMCC26003和ATCC25923进行测试),36±1℃培养至30h,每10min记录OD600值。
三、试验结果及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虽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高浓度氯化钠有较强的耐受性,可以生长,但生长速度明显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当菌的浓度低于106CFU/mL时,OD值无法准确监测到,肉眼也难以观察到浑浊现象。在TSB培养过程中,培养至约12h,OD600达到0.04以上(肉眼可见轻微浑浊),而在7%-8%氯化钠TSB中,则需20-24h左右,在10%氯化钠TSB中则需26h以上(培养时间与初始浓度也有关系,初始浓度越大,则所需培养时间越短)。因此在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验时,对于含菌量本身很低且杂菌很少的药品,通常使用TSB直接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很快生长繁殖,再进行划线分离培养。而对于污染程度稍高且可能存在较多杂菌的食品,则使用7.5%氯化钠肉汤进行选择性增菌培养,既能抑制较多杂菌的生长,又可以让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稍微快速生长繁殖。而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样品,则通常选用10%氯化钠TSB进行选择性增菌培养,有更强的抑制杂菌效果,同时由于本身可能含有更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能有较好的培养效果。
表1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
表2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生长曲线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看不见的细菌温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