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简介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原名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最初归属于芽孢杆菌属,后通过对16srRNA序列分析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成立了新的属:地芽孢杆菌属。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归于此类,并改名为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
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的培养和保存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营养琼脂、TSA、TSB等培养基中均可快速生长繁殖,生长温度范围约为40℃-70℃,大多数菌株在35℃以下或75℃以上不生长,通常在55-60℃培养效果最佳,18-24h即可明显生长。若需培养芽孢,可使用锰盐营养琼脂在55℃培养5-7天后收获芽孢。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较易保存,短期保存可使用营养琼脂斜面保存法,长期保存可使用瓷珠菌种保存法、甘油保存法、脱脂牛奶保存法等在-70℃以下超低温冷冻,可存活数年或数十年以上。
三、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的应用
1.灭菌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的芽孢是目前已知细菌芽孢中耐热性最强的之一,因此常用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的芽孢做为高压蒸汽生物灭菌指示剂,用来评估特定的灭菌设备或程序的灭菌效果。
2.抗生素残留检测: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的芽孢对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极为敏感,因此常用来检测鲜乳或其他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牛肉浸粉与酵母浸粉的差异
下一篇:产气荚膜梭菌的活化、保存及鉴定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