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卵磷脂酶试验的用途及原理。
(2)学习卵磷脂酶试验的操作技术。
二、原理
卵磷脂酶(Lecithinase)是一种能水解卵磷脂生成二酰甘油和磷酸胆碱的酶,常见于某些细菌(如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孢杆菌等)的致病机制中。卵磷脂酶试验用于检测细菌是否产生该酶,是微生物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卵磷脂酶分解卵磷脂后,释放的不溶性二酰甘油在培养基中形成乳白色沉淀或浑浊环(即卵磷脂酶阳性反应)。常用含卵磷脂的培养基(如卵黄琼脂)进行检测。
三、实验材料
(1)菌种:蜡样芽孢杆菌和产气荚膜酸菌。
(2)培养基:卵黄琼脂培养基(海博产品货号:HB0262)。
(3)其它:酒精棉球、酒精灯,无菌生理盐水(每支管装9mL),1mL无菌吸管,玻璃涂布棒,恒温箱等。
四、方法与步骤
1、接种:在卵黄琼脂平板上划线或点种待测细菌。
2. 培养:35-37℃厌氧/需氧培养(依菌种需求)24-48小时。
3. 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
平板上菌落周围形成乳白色混浊环者,为卵磷脂酶试验阳性,否则为阴性。
图一:卵磷脂阳性
图二:卵磷脂阴性
六、临床与鉴定意义
产气荚膜梭菌:卵磷脂酶阳性是其重要特征,结合“双区溶血”现象(α-毒素作用)可辅助诊断气性坏疽。
蜡样芽孢杆菌:卵磷脂酶阳性与食物中毒相关。
此试验广泛应用于临床病原菌鉴定、食品安全检测(如芽孢杆菌污染)及微生物学研究。
注:参考文献:杜连祥,路福平,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63-164.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简述酵母菌糖类发酵的试验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