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海博微信公众号
海博天猫旗舰店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首页 > 微生物知识->海博原创文章——知识拓展->溴甲酚紫:培养基中的“酸碱侦探”——微生物世界的色彩密码

溴甲酚紫:培养基中的“酸碱侦探”——微生物世界的色彩密码

姜斯媛
录入时间:2025/9/5 15:32:20 来源:青岛海博生物

  在微生物实验室里,一管淡紫色的培养基静置在培养箱中。三天后,它突然变成了明黄色——这个看似简单的颜色变化,正无声宣告着大肠杆菌的“罪证”:它发酵乳糖产酸了。这场微观世界的化学剧变,全靠一位默默无闻的“色彩间谍”:溴甲酚紫(Bromocresol Purple, BCP)。


一、基础认知:什么是溴甲酚紫?

  溴甲酚紫(化学式:C₂₁H₁₆Br₂O₅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酸碱指示剂,属于三苯甲烷衍生物。它在微生物培养基中扮演着“信号兵”角色:

  常态颜色:中性环境中呈优雅的深紫色(pH 6.8-7.4);

  遇酸变色:当pH<5.2时变为亮黄色;

  遇碱变色:当pH>6.8时过渡为蓝紫色;

  国际标准定位:根据《美国药典》USP<60>及ISO 11133:2014,溴甲酚紫被归类为A级生化指示剂,适用于食品、药品及临床微生物检测培养基。


二、核心作用:为何培养基需要这抹紫色?

1.代谢活动的“可视化”窗口

  当微生物分解糖类(如乳糖、葡萄糖)时:

  微生物发酵糖类→产生有机酸->培养基pH下降→溴甲酚紫由紫变黄

  典型应用: 

  大肠杆菌检测:在EMB琼脂中发酵乳糖产酸 → 菌落呈黄色 

  沙门氏菌鉴别:不发酵乳糖 → 培养基保持紫色 

2.污染预警哨兵

  若灭菌不彻底或储存污染:

  霉菌/酵母生长 → 代谢产碱 → 培养基变蓝紫色 

  细菌增殖 → 产酸 → 局部出现黄色晕圈 

3.质量控制标尺按CLSI M22-A3标准,含溴甲酚紫的培养基必须满足:

参数

合格标准

检测方法

初始pH

6.8±0.2(深紫色)

pH计校准

颜色灵敏度

滴加0.1%乳酸后5分钟内变黄

目视/分光光度法

批次一致性

ΔE<2.0(色差仪)

CIE Lab色彩空间


三、科学影响:超越颜色变化的深层效应

1. 对微生物的“选择性压力”

  抑制作用(GB 4789.28-2013指出):浓度>0.02%时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 

  促进作用:0.004-0.006%浓度可刺激某些乳酸菌生长(通过调节氧化还原电位)

2. 诊断价值的双重性

优势

局限性

肉眼直观判读,无需仪器

色盲人员识别困难

实时动态监测代谢过程

强光下易褪色(需避光)

成本低廉(0.5元/升培养基)

高蛋白样品干扰显色

  案例:在ISO 6579:2017沙门氏菌检测中,亚硒酸胱氨酸增菌液(SC)添加0.002%溴甲酚紫。若培养24小时后变黄,提示杂菌过度生长需重新采样。


四、标准化应用:全球共识下的技术规范

1. 浓度精准控制

培养基类型

溴甲酚紫浓度

标准依据

功能定位

乳糖发酵管

0.006g/L

GB 4789.3-2016

大肠菌群初筛

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

0.002g/L

ISO 21528-2:2017

肠杆菌科分离

布鲁氏菌培养基

0.01g/L

WHO Lab Manual

CO₂需求指示

2. 配伍禁忌警告(欧洲药典EP 10.0规定)

  禁止联用: 

  氧化剂(如过硫酸钾)→ 破坏发色团结构 

  金属离子(Fe³⁺/Al³⁺)→ 形成沉淀复合物 

  谨慎联用: 

  高浓度胆盐(>0.5%)→ 减弱显色对比度 

3. 灭菌工艺的致命细节

  121℃高压灭菌→分子结构断裂→灵敏度下降30%

  115℃ 15分钟→保留95%活性

  过滤除菌→100%活性


五、替代方案:当紫色不再适用时

1. 特殊场景的替代者

需求

替代指示剂

优势比较

低pH范围检测(pH4-6)

溴甲酚绿

黄→蓝变色更敏锐

厌氧环境监测

刃天青

氧敏感性更高

高脂肪样品

中性红

脂溶性干扰小

2. 新兴技术冲击

  电子pH传感器:植入式电极实时传输数据(成本增加20倍) 

  荧光标记技术:基因工程菌表达pH敏感荧光蛋白(尚处研发阶段) 


六、实践警示:避免踩坑的黄金法则

1.避光储存: 

  棕色瓶保存工作液,光照48小时失效率>40% 

2.现配现用: 

  配制后培养基有效期缩短30%(对比无指示剂) 

3.校准色卡: 

  使用标准比色卡(如MacConkey Agar Color Guide) 

4.阴阳对照: 

  阳性对照:接种大肠杆菌ATCC 25922 → 应变黄 

  阴性对照:接种变形杆菌ATCC 13315 → 保持紫 


结语:微观世界的色彩哲学

  溴甲酚紫在培养基中的存在,恰如科学家的“第三只眼”——它将无形的生化反应转化为可见的色彩信号。从1877年德国化学家合成这种化合物至今,这抹紫色已守护人类健康近150年。正如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所言:“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当您下次看见培养皿中的紫色变为金黄,请记住:这不仅是微生物代谢的痕迹,更是人类用智慧编织的”生命密码”。在标准化与创新的平衡中,溴甲酚紫将继续书写它的色彩传奇。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抗菌蛋白:自然界的微观防御革命与应用前景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溴甲酚紫蛋白胨培养液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脱脂乳溴甲酚紫琼脂培养基
“Nissui”平皿,计数(Platecount)用的溴甲酚紫琼脂 溴甲酚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BCP)的使用方法
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的试验方法与现象 溴甲酚紫葡萄糖培养基的简单介绍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
(注:以上手机号均与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