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博微信公众号
海博天猫旗舰店




一、硫乙醇酸盐培养基概述
硫乙醇酸盐培养基(Thioglycollate Mediu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领域的多功能培养基,特别适用于需氧菌、厌氧菌和微需氧菌的培养。该培养基由Brewer于1940年首次开发,因其独特的氧化还原特性而成为临床和工业微生物检测中的重要工具。
1.1培养基组成原理
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硫乙醇酸钠:作为还原剂,维持培养基的低氧化还原电位;L-半胱氨酸:辅助还原剂,进一步增强厌氧环境;胰酶消化酪蛋白和酵母提取物:提供氮源、碳源和生长因子;葡萄糖:可发酵碳水化合物;琼脂:低浓度(0.075%),防止对流但允许氧气扩散;刃天青:氧化还原指示剂(粉红色表示氧化,无色表示还原状态)。
二、培养基的制备
2.1配制步骤
1.称量:按照制造商说明准确称量干粉培养基(通常为29.5g/L)
2.溶解:加入适量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
3.分装:将培养基分装至适当容器(通常15-20mL/支试管)
4.灭菌:121℃高压灭菌15分钟
5.冷却:灭菌后立即冷却至室温,避免过度震荡以防氧气溶解
2.2质量控制
pH值检查:灭菌后pH应在7.1±0.2范围内
灭菌效果验证: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无菌检查
氧化还原指示剂检查:灭菌后培养基应呈无色或轻微粉红色(上层)
三、使用注意事项
3.1储存条件
未开封干粉:室温干燥保存,避免受潮,保质期一般为3年
配制后培养基:2-8℃避光保存,建议1个月内使用
开封后试管:冷藏保存并确保密封,使用前需检查氧化状态
3.2使用前检查
1.物理性状:检查是否有沉淀、颜色异常或污染迹象
2.氧化层:可接受上层1/3有粉红色氧化层(约5-10mm)
3.过度氧化:若粉红色超过培养基1/3深度,需重新处理或弃用
四、接种操作规范
4.1标准接种方法
1.培养基预热:冷藏培养基使用前应恢复至室温(20-25℃)
2.样品处理:液体样品可直接接种,固体样品需适当稀释或匀浆
3.接种技术:
-使用无菌注射器或移液器将样品注入培养基中部
-接种量一般为0.5-1mL(不超过培养基体积的10%)
-轻微摇动使接种物均匀分布(避免剧烈震荡)
4.2特殊样本处理
-厌氧菌培养:接种后立即覆盖无菌液体石蜡或使用厌氧工作站
-微需氧菌:接种后保留少量氧化层(5mm左右)
-高氧化性样品:可考虑添加额外还原剂(如维生素C)
五、培养与观察
5.1培养条件
-温度:根据目标微生物选择(通常35±2℃)
-时间:一般培养5-7天,厌氧菌可能需要延长至14天
5.2结果判读
1.生长指示:
-浑浊度增加
-产气(培养基中出现气泡或裂隙)
-颜色变化(特别是氧化还原指示剂变化)
2.定位分析:
- **上层生长**:严格需氧菌
- **中层生长**:微需氧菌
- **下层生长**:厌氧菌
- **全层生长**:兼性厌氧菌
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6.1培养基过度氧化
现象:粉红色区域超过1/3深度
原因:储存不当、反复开盖、过期使用
解决:重新灭菌处理或使用新鲜培养基
6.2假阴性结果
可能原因:
-接种量不足
-培养时间不够
-还原剂失效
预防措施:
-使用阳性对照菌株验证培养基性能
-确保适当的接种量
6.3污染问题
预防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
-定期检查培养基无菌性
-注意储存条件
七、应用领域
1.临床微生物学:
-血液培养
-无菌体液检测
-伤口感染病原体分离
2.制药工业:
-无菌测试(USP/EP/JP标准)
-培养基促生长能力验证
3.食品微生物学:
-厌氧菌检测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测试
4.环境监测:
-厌氧环境微生物调查
-地下水和沉积物样本分析
八、安全注意事项
1.个人防护:实验过程中穿戴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
2.废弃物处理:使用后的培养基需高压灭菌后再丢弃
3.应急处理:
-泄漏时用适当消毒剂处理
-避免皮肤和眼睛接触培养基成分
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作为一种多功能培养基,其正确使用对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通过遵循上述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措施,可确保获得可靠、重复性好的实验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建议结合具体实验目的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调整优化。
本文章由AI生成,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请注意甄别。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以便删除或修改,特此声明。
上一篇:解码微生物的“私人食谱”:营养培养基如何满足特殊菌群的生长需求?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