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博微信公众号
海博天猫旗舰店




一、原理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环境,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多种成分,为目标微生物提供理想的生长条件。然而,培养基一旦受到杂菌或外源微生物的污染,这些“入侵者”会与实验菌争夺营养、改变环境条件,导致实验结果失真或完全失败。培养基污染通常来源于空气、操作不规范、器具灭菌不彻底等环节。
二、用途(重要性)
培养基的纯净性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在教学、科研、临床检验、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培养基都是基础工具。只有无污染的培养基,才能准确反映目标菌的生长特性、代谢产物和抗性情况。因此,防止培养基污染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三、用法与防控措施
为确保培养基的纯净性,实验人员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1. 严格灭菌: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121℃,15~20分钟)对培养基、器皿进行彻底灭菌。
2. 无菌操作:在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接种,操作时应避免气流扰动和手部遮挡。
3. 密封保存:培养基制备后应密封保存,防止空气中微生物落入。
4. 定期检查:实验前应观察培养基是否出现浑浊、异味或菌落生长,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弃用。
四、结论
培养基污染看似小事,却可能导致整个实验无效,甚至影响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保持良好的无菌操作习惯、严格控制环境卫生,是防止培养基污染的根本方法。只有确保培养环境的纯净,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实验结果,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坚实基础。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