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博微信公众号
海博天猫旗舰店




之前我们讲述了菌种衰退与复壮的概念。接下来我们介绍如何尽可能的防止衰退以及如何进行菌种复壮。
衰退的防止:
1.控制传代次数
意即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移种和传代,并将必要的传代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细胞分裂过程中所产生的自发突变概率,为此,任何较重要的菌种,都应采用一套相应的良好菌种保藏方法。
2.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在实践中,有人发现若创造一个适合原种的生长条件,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菌种衰退。例如,在赤霉素生产菌的培养基中,加入糖蜜、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等丰富的营养物时,有防止衰退效果。
3.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传代
在放线菌和霉菌中,由于其菌丝细胞通常含有几个细胞核,甚至是由异核体组成的,因此若用菌丝接种就易出现离异或衰退,而孢子一般是单核的,用于接种,就不会发生这类现象。在实践中,若用灭菌后的脱脂棉轻巧地对放线菌进行斜面移种,就可以避免菌丝接入。另外有些霉菌如用其分生孢子传代易于衰退,而改用其子囊孢子接种,则能避免退化。
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在用于工业生产的菌种中,重要的性状大多属于数量性状,而这类性状恰是最容易衰退的。有些如链霉素生产菌(灰色链霉菌)的菌种保藏即使是采用干燥或冷冻干燥保藏等较好的方法,还是会出现这类情况。
菌种的复壮:
1.纯种分离法
之前已经说到,在衰退菌种的细胞群中,一般还存在着仍保持原有典型性状的个体。通过纯种分离法,设法把这种细胞挑选出来即可达到复壮的效果。纯种分离法极多,大体可分两类,一类较粗放,可达到“菌落纯”水平,如平板表面涂布法、平板划线分离法、琼脂培养基倾注法。另一类较精细,可达到“菌株纯”的水平,如用分离小室进行单细胞分离、用显微操纵器进行单细胞分离、用菌丝尖端切割法进行单细胞分离。
2.通过宿主体内复壮
对于因长期在人工培养基上移种传代而衰退的病原菌,可接种到相应的昆虫或动、植物宿主体中,通过这种特殊的活的“选择培养基”一至多次选择,就可以从典型的病灶部位分离到恢复原始毒力的复壮菌株。
3.淘汰已衰退的个体
有人发现,若对微小链霉菌的分生孢子采用-30至-10℃的低温处理5-7d,使其死亡率达到80%左右。结果会在抗低温的存活个体中留下未退化的个体,从而达到了复壮的效果。
以上综合了一些在实践中曾收到一定成效的防止菌种衰退和达到复壮的某些经验。但应指出的是,在使用这些措施之前,还得仔细分析和判断一下具体的菌种究竟是发生了衰退,还是属于一般性的饰变或污染。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如何做好植物组培试验:植物组培试验中光源应用策略的系统性研究(下)
下一篇:菌种的衰退和复壮(一)
| 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