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首页
微生物知识->病毒基本知识和检测方法->狂犬病毒

狂犬病毒

录入时间:2012-11-15 9:10:12 来源:百度百科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弹状病毒属。外形呈弹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具有包膜,内含有单链RNA。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狂犬病毒具有两种主要抗原:一种是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另一种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无保护作用。
特征 

    狂犬病毒粒子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RV)属于弹状病毒科弹状病毒属。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外形呈弹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具有包膜,内含有单链RNA。病毒颗粒外有囊膜,内有核蛋白壳。囊膜的最外层有由糖蛋白构成的许多纤突,排列比较整齐,此突起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病毒含有5种主要蛋白(L、N、G、M1和M2)和2种微小蛋白(P40和P43)。L蛋白呈现转录作用;N蛋白是组成病毒粒子的主要核蛋白,是诱导狂犬病细胞免疫的主要成分,常用于狂犬病病毒的诊断、分类和流行病学研究;G蛋白是构成病毒表面纤突的糖蛋白,具有凝集红细胞的特性,是狂犬病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结构,在狂犬病病毒致病与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M1蛋白为特异性抗原,并与M2构成细胞表面抗原。
传播方式 

  1、通过皮肤粘膜感染: 
  (1)咬伤或抓伤。绝大多数狂犬病均为犬、猫咬伤或抓伤所致。 
  (2)在犬、猫等动物的宰杀及剥皮的过程中感染。 
  (3)犬、猫等动物舔伤口或者肛门时感染。 
  (4)犬、猫等动物排出带有病毒的污染物刺伤皮肤感染。 
  (5)护理病人,被其唾液污染手经伤口感染。 
  (6)亲吻犬、猫等动物,通过口腔粘膜感染。 
  2、经呼吸道感染 
  3、经消化道感染4、先天性感染
上一篇:天花病毒
下一篇:丙型病毒性肝炎
相关文章:
伪狂犬病病毒 伪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与狂犬病人间流行状况 狂犬病疫苗分子生物学诊断:
狂犬病疫苗血清学诊断 狂犬病疫苗病毒分离
狂犬病疫苗诊断 狂犬病控制
狂犬病新型疫苗 狂犬病疫苗预防性接种
微生物知识
技术文章
行业资讯
最新产品
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上商城 | 加入收藏 | 在线客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