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白病毒是一种脑炎,原称日本脑炎,因在双溪立百新村出现变种和蔓延,故称立百病毒。
1999年初,双溪立百新村正式爆发严重的立百病毒,直接深受其害的莫过于靠养猪为生的猪农。当时,政府宣布立百病毒的爆发,皆因养猪场卫生条件欠佳,造成疫情难以控制的主因。
当时,双溪立百村逾千名村民开始惊惶失措,超过95%村民纷纷搬迁避「浩劫」,当地华小也开始停课。随后,军警人员进入森州王成就新村及雪州双溪比力猪场,展开第一轮的毁猪行动!
后来多个养猪新村的村民纷纷的搬离灾区,而3000名各政府部门包括军警人员,在波德申也展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毁猪行动。
在短短数月中,因立白病毒丧命的共有100多人,而惨遭毁灭的猪只也高达80万只。
其病原是Nipah病毒(NV),是一种可引起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病变的急性、高致死性病毒。早在1995年就已在马来西亚猪场发现该病毒,并逐渐演化为以人类为宿主的致死性病毒。1998年9月~1999年4月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相继发生由Nipah病毒引起的发热性脑炎,造成100多人死亡,共116万余头猪被捕杀
分子生物学特性
Nipah病毒是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其基因组至少由6个编码不同蛋白的基因组成。Nipah病毒的N基因高度保守,可用于Nipah病毒的RT-PCR诊断。P基因包括编码重叠阅读框的C蛋白和编辑mRNA的V蛋白[6]。F和G蛋白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力,G蛋白为糖蛋白,与F蛋白协同吸附于细胞膜受体,并与细胞膜融合使病毒基因组进入细胞内复制[7]。副粘病毒的L蛋白同源性较高,但在Nipah病毒中GDNQ基序被替换成GDNE基序[8]。
从马来西亚一患者身体不同部位(喉部分泌液及脑脊髓液)分离的两株Nipah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均由18246个核苷酸组成,二者之间存在4个核苷酸的差异[9]。Nipah病毒的基因组比Hendra病毒的基因组多12个核苷酸,二者的核苷酸同源性约为78%,氨基酸同源性约为89%。研究表明,NV和HV都包含6个编码区,而且每个基因的起始序列和终止序列基本相同,但在NV的P基因中缺少一个ORF编码的潜在的小片段蛋白。其中各基因(N,P,C,V,M,F,G)序列的同源性在70%~88%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67%~92%之间,二者F蛋白的裂解基因序列仅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异(K→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