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很不一致的
杆菌,0.5~1.3 μm×1.5~8μm,常呈弯、棒状和分支状。单生、成对、V字排列,有时成链,细胞平行成栅栏状,或玫瑰花结状。偶尔呈膨大的球杆状。革兰氏阳性,通常染色不规则。不运动,不产芽孢,抗酸染色阴性,
厌氧生长,少数几个种可在含10%CO2的空气中生长。pH低于4.5和高于8.5时不生长。化能有机营养。
发酵碳水化合物活跃,发酵产物主要是乙酸和
乳酸,二者的摩尔比是3∶2;不产生CO2。不产生丁酸和丙酸。接触酶阴性。通常要求多种
维生素。最适生长温度是37~41℃。分离于温血
脊椎动物的
肠道、
昆虫和垃圾;被认为与人的感染有关但通常认为其为非致病菌。
解释二:放线菌目、
放线菌科中的一属原始类型。革兰氏阳性、无芽孢、不抗酸、不运动、厌氧性杆菌。
细胞形态多变,尤易受营养条件影响,常呈Y或V状分叉,也有棍棒状和匙状。对
葡萄糖进行
异型乳酸发酵,生成L(+)乳酸和乙酸(摩尔比为3:2),不产CO2。某些称
双歧因子的
寡糖,能促进
双歧杆菌的生长,缺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多数无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过氧化氢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最适温度36~38℃。广泛存在于人体尤其
婴儿的肠道中。G+Cmo1%值为57~66。
双歧杆菌对肠道的机理及作用
双歧杆菌可治疗慢性腹泻。通过用双歧杆菌对慢性腹泻患者临床观察研究表明,在服药两周以后,患者大便次数、形状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对总有效率为90.3%,复发率低。许多国内医院已将双歧杆菌制剂作为治疗慢性腹泻的首选药物。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实际上是抗生素的使用,使原来过路菌或外籍菌(如肠杆菌)成为优势种群,它们大量增殖或分泌相关毒素与肠粘膜上皮细胞受体结合后使CAMP酶活性升高,大量水盐电解质丢失,而造成腹泻症状。增殖双歧杆菌,扶植了肠道中的原籍菌,使机体定植抗力升高,有利于拮抗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定植。双歧杆菌可治疗因大量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的伪膜性肠炎。有人采用双歧杆菌制剂治疗伪膜性肠炎380例,临床总治愈率无明显差异,但临床副作用和复发率均明显降低。
双歧杆菌可治疗便秘。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而言,根据病因其大致上可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
便秘两大类。双歧杆菌主要用于功能性便秘这一类症状。引起功能性便秘一般来说与肠道菌失调密切相关,多半互为因果。成其是肠道外籍菌(或过路菌)等腐败菌增加,其产生相应有毒代谢产物如胺、酚、吲哚类等物质。通过调整肠道正常菌群,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使腐败菌数量大大减少,而其有毒代谢产物吸收减少,从而使便秘症状得以缓解。尤其补充双歧杆菌等原籍菌,其产生乙酸和乳PH值为2.8~3.1,使肠道呈酸性,其结果能控制由有害菌引起的异常发酵,并且刺激肠蠕动,从而减少水分的过度吸收而缓解便秘症状,还可以复活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调整内分泌——免疫功能恢复,恢复肠道蠕动功能从而缓解便秘等症状。
在肿瘤防治方面的辅助性治疗作用:
黄曲霉素是经常污染食品的真菌类毒素,其可诱发肝癌。实验结果证实双歧杆菌体内结合黄曲霉素能力。此外双歧杆菌可以与亚硝酸胺或亚硝基胍等诱导剂发生结合,掩盖诱变剂的活性基因,或使诱变剂活性基因降解,致其推动活性。实验证明双歧杆菌与烟熏肉或油炸食品诱变原具有高吸附性,从而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这些致癌物质损害。双歧杆菌可通过调整肠道正常菌群,抑制肠道许多腐败菌生长,从而减少一些致癌物质产生,从而大大降低了消化道癌症的发生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报告双歧杆菌具有激活机体巨噬细胞或LAK细胞的吞噬活性,并产生一定量的细胸因子如TNF—aINF—V等可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内血管形成,破坏肿瘤组织微血管,最终导致出血、坏死。双歧杆菌等生理性细菌可通过肿瘤细胞凋亡的表达的相关基因,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诱导肿瘤细胞的老化和异质化。以便促使机体内LAK和天噬细胞的识别和捕杀。达到清除肿瘤细胞的目的。可以增加机体对放疗的放射线的耐受性,改善放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副作用。
人体肠道的有害菌产生并释放毒素进入血液中,对于肝脏会产生很严重损伤。双歧杆菌制剂可以抑制产生毒素的有害菌数量,从而对肝脏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8家国内大医院采用双歧杆菌制剂对365例慢性肝炎患者进8周治疗,发现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双歧杆菌还可以用于治疗肝昏迷,并可以抑制乙肝病毒,促进大、小三阳转阴。
防治高血压和
动脉硬化 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会导致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生,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可以影响胆固醇的代谢,将其转化为人体不吸收的类固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因而对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改善乳糖消化不良症
牛奶具有丰富的营养,是老年人和婴儿良好的食品。但是
中国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乳糖酶,不能分解牛奶中的乳糖,这些人饮用
牛奶后,常常会出现胃肠道紊乱,导致胃肠痉挛、胀气或腹泻,迫使这一人群不能饮用牛奶,从而放弃了牛奶中的其它重要成分,双歧杆菌在乳制品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乳糖酶,帮助患者消化乳糖。乳糖酶缺乏者,饮用经双杆菌发酵的乳制品,就既可以获得牛奶中丰富的营养,又免受胃肠道病痛之苦。
双歧杆菌的营养作用
双歧杆菌在人体肠内发酵后可产生
乳酸和
醋酸,能提高
钙、
磷、
铁的利用率,促进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双歧杆菌发酵乳糖产生半乳糖,是构成脑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的成分,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生长有密切关系。双歧杆菌可以产生维生素B1、B2、B6、B12及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人体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营养作用。抗衰老作用
欧美和
日本的微生态调查表明,长寿老人粪便中的双歧杆菌数量与中、青年相当。我国科学家对广西马玛地区长寿老人的调查也得了相同的结果。双歧杆菌抗衰老的原因,是因为双歧杆菌能抑制腐败菌生长,减少其代谢产物中的氨、硫化氢、吲哚及粪臭素等有害物质的生成。此外近年双歧杆菌在食物过敏症的防治、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的防治及溃疡性结肠炎防治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进展。双歧杆菌与一般药品不同。一般药品是单向治疗,例如降血压、降血脂、治腹泻、治便秘等,其作用是单向的。而双歧杆菌制剂的作用是双向调整的,既可将高的降下来,也可将低的升上去,使用双歧杆菌制剂可能同时治疗腹泻和便秘,使人体恢复正常,这就是调整的作用。本品由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成功的新一代专业保健品。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由此而引发的各种肠胃疾病尤其普遍,本品以高活性的长型双歧杆菌为功效成份,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激素,是安全可靠的纯生态制剂,更直接补充有益菌,调整人体微生态平衡。
双歧杆菌对病菌的抑制
双歧杆菌是一种活菌制剂,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并非是直接杀菌,如果应用于急性感染就难以达到快速而持久地疗效;症状较轻的肠道感染可以早期用活菌制剂,但应该与抗生素间隔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