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世界已知最大病毒的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这种病毒名叫“米米病毒”,是法国地中海大学微生物专家,于1992年在英国布拉德福镇的一个冷却塔抽取样本中发现的,当时,该专家认为它不过是一种细菌,没有引起注意。2003年,法国马赛医学院的狄德·罗尔特和吉恩·米切尔,在研究导致“军团病”的“军团菌”时,再次发现了这种病毒。由于当时正是“非典”流行时期,因此他们对“米米病毒”备加关注。
罗尔特和米切尔研究了“米米病毒”的基因密码后发现,该病毒拥有一些以前被认为只有在细菌和其他生物细胞中才存在的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很快在生物学界引起轰动。从事该项研究工作的科学家认为,这一发现使复杂分子与生物体之间的联系,变得越发错综复杂,这或许能够帮助人们解开复杂生物的进化之谜。研究发现,“米米病毒”寄生在水生单细胞动物阿米巴变形虫中,是病毒界里的“大怪物”,直径可达800纳米(nm,1nm=1/1000000mm),而一般病毒的大小只有10~100纳米,即便是较大的病毒,如天花病毒,直径也只有300纳米。“米米病毒”的英文全称是Mimicking microbe virus,意思是“酷似细菌的病毒”。由于其巨大的“身型”几乎与一些小型细菌大小相当,因而在2003年被各国媒体大肆宣传。然而随着两位科学家对“米米病毒”基因组进行深入的研究,一系列新的发现更加令人惊讶。
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
“米米病毒”基因奥秘的揭示,让人产生诸多联想:除第四种生命形式外,自然界的生命形式还有多少种?地球上的生命都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但这是否是生命存在的惟一形式?是否存在基于其他化学基础发展起来的生命? 这一系列问题无疑是对生物学家的巨大挑战。
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他所写的一篇名为《并非我们所认识》的文章中提出,宇宙中可能存在6种生命形态,即以氟化硅酮为介质的氟化硅酮生物、以硫为介质的氟化硫生物、以水为介质的核酸蛋白质生物、以氨为介质的核酸蛋白质生物、以甲烷为介质的类脂化合物生物、以氢为介质的类脂化合物生物。 其中,以水为介质的核酸蛋白质生物,便是人们所熟悉也是惟一所认识的生命。
然而,科幻作家对此仍不满足,他们在各自的作品中充分发挥想象,为人们创造出一些更不可思议、但细想之下又似乎不无道理的生命世界。一些作家设想,在某些极寒冷的星球上,可能存在着以液体氦为基础,并以超导电流相互联系的生命形式。另一些作家则幻想,即使在寒冷黑暗的太空深处,亦可能有一些由星际气体和尘埃组成,并由无线电波传递神经信号的高等智能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