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小瞧我手里这微生物肥料,它在农业生产中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1月11日上午,刚到驻地报到的河北省政协委员、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胡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拿出了几个塑料瓶和微生物培养皿,里面装的是他与团队成员十多年来的研究心血,这次省两会他特地带到现场与其他政协委员交流。
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如何让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胡栋委员一直思考的问题。
2024年,河北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12年超过700亿斤,连续9年超过740亿斤。在农业科技持续助力农业生产力提升背景下,胡栋把目光聚焦在了土壤质量的提升与资源循环利用上。
胡栋说,微生物菌肥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可以部分替代化肥,在农作物耕作过程中,微生物菌肥的施用会产生1+1>2的效果,还能让农作物长得更好,提高产量,改良品质。针对盐碱地特性筛选的耐盐碱功能微生物在盐碱地利用上,也有很好的功效。2024年,黄骅市的十几个村镇开展了微生物菌肥应用示范,小麦和玉米平均亩增产12%以上。
“目前河北省在微生物肥料领域整体位于全国前列。这次两会,我带来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盐碱地综合利用与培育高品质农产品方面的提案,其中,推广应用微生物菌肥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胡栋说,随着国家层面提出新质生产力和资源循环的理念,微生物农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微生物肥料产品,能让小小微生物在盐碱地综合利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长城网
提醒:本文章所有内容均来源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修改,特此声明!
上一篇:四川省微生物学会专家团赴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进行实地调研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资讯: | |
旅客量体温 行李要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