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复旦大学吴浩教授与瑞典哥德堡大学的Fredrik Bäckhed教授共同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Microbiome–metabolome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glucose control and responses to lifestyle chang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深入探讨了与血糖控制受损及对生活方式改变反应相关的微生物组和代谢组之间的动态变化,揭示了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在2型糖尿病(T2D)发生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二型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疾病,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可能包含多个亚组。近年来,利用多组学方法识别T2D及其相关共病如肥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HF)的个性化风险因素成为研究热点。循环代谢组作为饮食、宿主和微生物组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心脏代谢疾病的发病、发展及治疗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两个瑞典队列(n = 1,167)的数据,使用代谢组学技术确定了超过500种与血糖控制受损相关的血液代谢物,其中约三分之一与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有关。具体而言,研究指出Hominifimenecus microfluidus和Blautia wexlerae之间通过hippurate的潜在相互作用可能是导致葡萄糖体内平衡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研究还发现短期的生活方式改变,例如调整饮食和增加锻炼,能够特异性地调节与微生物群相关的代谢产物水平。这表明微生物组-代谢组轴是管理T2D的一个可修改目标,通过结合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实现最佳的健康效益。
研究设计包括详细的微生物组和代谢组数据收集策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系统分析,研究人员不仅确认了多种与不同水平葡萄糖控制相关的代谢物,还发现了它们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关联。这些发现强调了理解饮食、肠道微生物群和临床因素之间联系的重要性,并提示需要多样化的干预策略来有效管理T2D。
本研究表明,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特别是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显著改善T2D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了解这些微生物组-代谢组之间的动态关系不仅增加了我们对T2D发病机制的理解,也为开发新的糖尿病管理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如何优化这些微生物组和代谢组之间的互动,以期为T2D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项工作标志着我们在理解和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Wu, Hao, et al. "Microbiome–metabolome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glucose control and responses to lifestyle changes." Nature Medicine (2025): 1-10.
来源:腾讯网
提醒:本文章所有内容均来源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修改,特此声明!
上一篇:行李箱里的土壤“改良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