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的身体里潜藏着一种病毒,它静静地伏击,等待着一个机会让你“痛不欲生”。超过90%的成年人体内都会携带这种病毒,它随时准备发起攻击,而我们却往往浑然不觉……
这个病毒就是会引起带状疱疹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一旦感染,终身携带!
初次感染,大约70%的人会出现水痘症状,而30%的人则不发病,成为隐性感染,病毒在“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悄悄潜伏。可怕的是,无论是否出现症状,这个病毒都会终身携带,随时可能因免疫力下降而被激活,从而发生带状疱疹。
发作时的痛苦难以想象
带状疱疹的痛感可达十级,已经达到了目前最常用疼痛等级中的最高等级!发作时,神经痛的形式多样,包括刀割样、针刺样、火烧样疼痛,通常在夜间加剧,让人难以入眠。更让人崩溃的是,即使疱疹好了,还可能有长时间的后遗神经痛。据统计,约有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遭受这种折磨,而且疼痛可能持续超过1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久。
72小时内治疗至关重要
尽管带状疱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人在两三周左右会自行痊愈。但是,带状疱疹的治疗黄金期是72小时!在出现皮疹后的24~72小时内,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疼痛,加速皮疹愈合,还能降低发生后遗神经痛的风险。特别是当病变发生在头面部时,更需立即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谁更容易成为带状疱疹的"目标"?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约1/3的成年人一生中会患一次或多次带状疱疹。
尤其是以下五类高风险人群,更要提高警惕:
1.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抵抗能力减弱。另外,女性患带状疱疹的风险相对更高。
2. 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如肿瘤患者、红斑狼疮患者、艾滋病感染者等,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发生带状疱疹。
3. 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慢阻肺、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哮喘等慢性病患者,他们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4. 亚健康人群:长期熬夜、饮食不当、久坐不动等不良习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这部分人群更容易感染。
5. 经常服用激素的人群:激素会抑制免疫功能,过度依赖激素甚至可能导致免疫力消失,从而增加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1. 接种疫苗:最有效的防护
数据显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3年内,对50~59岁成年人的保护效力高达96.6%。所以,50岁以上人群、患过2次及以上带状疱疹的人群都应该积极接种疫苗。
2. 提高免疫力
• 规律作息:建议每晚23点前入睡,保证7-9小时的睡眠,提高免疫细胞活性。
• 均衡饮食:每天摄入12种以上不同种类的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保证足够的营养;建议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全谷物和薯类,并补充益生菌。
• 适当运动:建议每周进行5次、每次30~45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车、瑜伽等,增强体质。
3. 避免接触
带状疱疹虽传染性不强,但仍应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避免触摸疱疹液。家中有带状疱疹患者时,要做好隔离措施。同时,注意每日消毒和室内通风,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总结一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藏于超90%成年人体内,一旦感染终身携带。带状疱疹发作时痛感强烈且可能伴随后遗神经痛,应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高风险人群需提高警惕,可通过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及避免接触患者来预防带状疱疹。
来源:泽桥医生
提醒:本文章所有内容均来源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修改,特此声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