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789.3 大肠菌群计数新旧标准对比
两版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删除了检验原理;修改了设备和材料、培养基和试剂;修改了检验程序、操作步骤、结果与报告和附录。(本期视频主要介绍大肠菌群MPN计数法与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部分的相关改变)
一、设备材料部分
1.“恒温培养箱:36℃±1℃”变为“恒温培养箱:36℃±1℃、30℃±1℃”;“恒温装置:46℃±1℃”变为“恒温水浴箱:48℃±2℃”
(1.恒温培养箱修订的目的为使用VRBA法和大肠菌群测试片培养乳制品时,采用30℃培养数值显著高于36℃培养数值,减少乳制品中其他菌群干扰,提高检测特异性,同时与国际标准接轨。2.恒温装置修改的目的是提高培养基制备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温度波动或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培养基和试剂部分新增大肠菌群计数测试片,并明确测试片的应以发酵乳糖产酸产气为阳性结果判断依据,且性能符合GB4789.28中相关培养基的质量要求。
(测试片法操作简单,计数快捷,此修订可提升检测效率,适用于现场或高通量操作,降低操作难度、复杂度)
二、大肠菌群MPN计数法部分
1.初发酵试验 新标准补充说明“或轻轻振摇LST肉汤管可见试管内有细密气泡不断上升者,判断为产气”
(当样品本身不透明或较浑浊时,观察小倒管或集气装置是否有气泡时会比较困难,难以判断是否产气,因此增加此说明)
2.复发酵试验 新标准补充说明“轻轻振摇各产气的LST肉汤管”;BGLB肉汤培养时间由“36℃±1℃培养48 h±2 h”改为“36℃±1℃培养24 h-48 h”。
(1.轻轻振摇可使管中的菌株分布更加均匀,防止接种环取到的菌株过少或过多。2.培养时间的修改允许根据产气现象动态判断结果,若24 h产气即可直接判定阳性,大幅缩短检测周期,提高检测效率。)
三、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部分
1.新增乳制品培养温度要求
(此修订的目的在使用VRBA法和大肠菌群测试片培养乳制品时,采用30℃培养数值显著高于36℃培养数值,减少乳制品中其他菌群干扰,提高检测特异性,且可与国际标准接轨。)
2.由“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改为“挑取典型和可疑菌落各5个”
(旧标准只说明挑取10个菌落,但未说明典型菌落和可疑菌落如何分配,若分配不好则会影响后续计算结果。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要求,典型菌落和可疑菌落各五个,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性。)
3.新增菌落数小于100CFU时的修改原则为四舍五入
(此修改明确了菌落数较少时的修改原则,使实验结果处理更加高效简单)
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