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中国研究人员揭开病原菌为何“抗药”的面纱
2015-4-22 9:17:33
   
   新华网哈尔滨4月21日电,病原菌为啥如此“顽固”,让诸多药品“黯然失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近日破解了细菌在抗生素长期使用下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从而减少其产生,有针对地指导用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抗菌药物和化疗》上。
  该研究揭示了细菌中携带的质粒在不同抗生素使用条件下,是如何通过基因重组不断获得新的耐药基因,以适应环境变化,从而抵御抗生素的杀灭。
  该所动物细菌病研究创新团队张万江博士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研究发现,当细菌含有一个敏感质粒或携带少数耐药基因的质粒,长期与其他含有多重耐药质粒的细菌共存时,在临床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质粒间耐药基因的重组和交换,同一质粒在不同抗生素反复作用下会发生不同进化。
  研究表明,在以青霉素为主的β-内酰胺类药物应用较多时,大肠杆菌携带的cfr耐药基因阳性质粒,通过基因重组将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片段整合到自身质粒序列,形成“超级细菌”。这种细菌足以抵御临床上10种以上的药物作用,由它而起的感染不仅延长了疾病的治疗周期,还增加了治疗成本。
产品搜索

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