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大学、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的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微生物耐药及其防控发展暨2025微生物耐药青年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为国内动物、食品、环境及临床等领域的专家与青年学者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进一步凝聚在“同一健康”框架下协同应对微生物耐药的共识,为构建全链条、系统化的治理体系,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沈建忠担任本次会议组委会主席并主持。中国工程院一局副局长宗玉生,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办公室主任黄永,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见晖,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孙研,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宁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中国工程院院士谯仕彦等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陈焕春、张涌、金梅林等通过视频或线上方式参会。
宗玉生指出,中国工程院高度重视微生物耐药治理,本次会议聚焦“微生物耐药及其防控发展”主题,旨在汇聚动物、食品、环境、临床等多领域专家,在“同一健康”理念下推动形成应对全球挑战的合力,并鼓励青年人才积极投身创新研究。
田见晖强调,中国农业大学持续围绕国家生物安全战略需求,在“阻断源头、前移防线”上发挥作用,通过促进学科交叉、协同创新,为构建可推广、可持续的防控体系贡献农大智慧和力量,为守护人民健康、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构筑国家生物安全屏障提供科技支撑。
孙研表示,微生物耐药已成为关系公共卫生和农业发展的全球性挑战,应进一步加强科技攻关、监测预警和跨部门协同,重视青年力量培养,共同提升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会议邀请了沈建忠院士、朱永官院士等12位知名专家,围绕耐药性产生机理、传播规律及防控策略等前沿议题交流最新成果。由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25微生物耐药青年学术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科研人员广泛参与,16位青年学者围绕新型细菌耐药机制、食源性致病菌耐药风险评估、人工智能辅助药物研发等方向作专题报告,充分展现了青年力量在微生物耐药领域的创新活力与科研潜力。
本次会议线下参会代表500余人,线上参会点击量超1.1万人次,共收录163篇论文、展示39份壁报并评选出18份优秀壁报。同时,会议还与中国工程院院刊 Engineering,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大学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 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主办、动物医学院承办的英文期刊 One Health Advances 进行了联动。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官方
提醒:本文章所有内容均来源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修改,特此声明!


















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