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测试片的正确使用与注意事项
海博生物技术部
2025/11/20 15:51:03 青岛海博生物

一、引言

  测试片作为一种便捷、快速的检测工具,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工业质量控制等多个领域。其凭借操作简单、结果直观、成本可控的优势,成为专业检测与日常筛查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测试片的检测结果准确性高度依赖规范使用,若操作不当或忽视关键注意事项,极易导致误判,影响后续决策。本文将详细梳理测试片的使用流程与注意事项,为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提供参考。


二、测试片的基本认知与适用场景

  测试片是基于特定化学反应、免疫反应或物理吸附原理,将检测试剂固定于载体上制成的标准化检测工具,常见类型包括医疗检测类(如血糖测试片、新冠抗原测试片)、食品安全类(如农药残留测试片、微生物测试片)、环境监测类(如pH测试片、重金属测试片)等。不同类型的测试片针对特定检测目标设计,例如血糖测试片通过酶促反应检测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农药残留测试片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识别农药成分,用户需根据检测需求选择对应类型的测试片,避免跨场景使用导致结果失效。


三、测试片的标准使用流程

(一)使用前准备

  使用前需完成三项核心准备工作:一是检查测试片资质与状态,确认产品通过相关质量认证,包装无破损、漏液,且在有效期内——超过保质期的测试片可能因试剂活性下降导致检测结果偏差,开封后未及时使用的测试片需按说明书要求密封保存。二是准备配套工具与样本,根据测试片类型备好采样器具(如采血针、取样勺)、反应容器、清洁用品等,同时确保检测样本符合要求:医疗检测样本需遵循无菌采样原则,避免溶血、污染;食品或环境样本需在规定时间内送检,防止样本变质。三是阅读说明书并校准环境,仔细研读操作步骤、反应时间、结果判断标准等关键信息,同时调节检测环境温度、湿度至说明书规定范围,避免极端环境影响试剂反应。

(二)操作实施步骤

  第一步是样本采集与处理,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采集样本,如血糖测试片需采集指尖末梢血,农药残留测试片需取蔬菜表面汁液;部分样本需经过前处理(如稀释、离心),需确保处理过程规范,避免样本浓度异常或混入干扰物质。第二步是样本添加与反应,用指定器具吸取适量样本,均匀滴加至测试片反应区域,注意避免样本溢出或添加量不足——添加量过多可能导致试剂稀释,过少则无法充分反应。添加后需按要求静置或摇匀,严格控制反应时间,不得随意缩短或延长,例如新冠抗原测试片反应时间通常为15-20分钟,超时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第三步是结果读取与记录,在规定时间内观察测试片颜色变化、条带显示或数值读数,对照说明书判断结果:定性测试片需区分阳性、阴性、无效结果,定量测试片需准确读取数值并记录。若测试片显示无效(如无条带、颜色异常),需排查操作问题后重新检测。

(三)使用后处理

  检测完成后需妥善处理废弃物,医疗类测试片(如采血测试片、抗原测试片)属于医疗垃圾,需放入专用密封容器,按医疗废弃物处理规范处置,避免交叉感染;食品或环境类测试片需根据材质分类回收,防止污染环境。同时,需清洁使用过的器具,妥善保存检测记录,便于后续追溯与对比分析。


四、不可忽视的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范性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需保持手部清洁干燥,避免手上的汗液、油污污染测试片或样本;部分测试片对操作手法有要求,如免疫层析类测试片需保持水平放置,避免倾斜导致试剂流动不均。需避免人为干扰反应过程,如在测试片反应期间不得触摸反应区域,不得随意晃动或加热测试片。此外,需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基本操作能力,儿童、老年人使用时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误操作。

(二)样本与环境的影响因素

  样本质量是检测结果准确的前提,需警惕样本污染、变质或干扰物质的影响:例如检测血糖时,若采血前食用大量甜食,可能导致结果偏高;检测农药残留时,样本中若含有强酸性或碱性物质,可能破坏试剂活性。环境因素同样关键,高温、高湿环境可能加速试剂降解,强光照射可能引发试剂氧化,这些都需在检测过程中严格规避。

(三)结果解读与后续处理

  需严格按说明书标准解读结果,不得仅凭经验判断,例如部分测试片弱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或重复检测确认,不可直接定论。若检测结果异常,需及时复核:同一测试片重复检测2-3次,或更换不同品牌测试片交叉验证,避免单次检测误差。对于医疗检测结果,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不可仅凭测试片结果自行用药;食品安全或环境检测结果异常时,需暂停使用相关产品或采取治理措施,并上报相关部门。

(四)特殊场景的额外要求

  不同应用场景有专属注意事项:医疗领域需注重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同时需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如服用药物可能影响检测结果);食品安全检测中,需避免测试片与金属器具接触,防止金属离子干扰反应;工业检测中,需定期校准测试片与配套仪器,确保检测精度符合生产要求。此外,部分测试片需在特定条件下运输与储存,如冷藏保存的测试片需全程冷链运输,避免温度波动影响质量。


五、常见误区与规避方法

  使用测试片时,常见误区包括:忽视保质期与开封后的保存条件、样本采集不规范、反应时间控制不当、结果解读偏差等。规避这些误区需做到:建立“先查资质再使用”的习惯,将测试片按要求分类保存;严格遵循采样流程,避免主观随意操作;设置闹钟提醒反应时间,确保在有效窗口内读取结果;对不确定的结果,及时咨询专业人员或重复检测。

  测试片的便捷性离不开规范使用的支撑,从使用前的准备、操作中的细节到使用后的处理,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无论是专业检测人员还是普通使用者,都需重视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充分发挥测试片的检测价值。在实际应用中,若遇到复杂情况或异常结果,应及时寻求专业指导,避免因误判导致不良后果。只有科学、规范地使用测试片,才能让这一便捷工具真正服务于生活与工作的安全保障。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发布
更多文章>>
产品搜索

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