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放线菌制片及形态观察
2011-8-11 9:33:20 百度

  

目的要求

学会放线菌制片方法,观察其形态特征。

材料

1. 菌种: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马铃薯平板培养34天。

2. 染料:石炭酸复红液、美兰液。

3. 其他:显微镜、载玻片、接种针、香柏油、二甲苯等。

原理

放线菌是单细胞核微生物,菌丝体分为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两部分。部分气生菌丝的顶端会分化成孢子丝,呈螺旋状、波浪状或分枝状等。在孢子丝顶端产生孢子,孢子常呈球形、椭圆形或杆形等,气生菌丝和孢子的形状、颜色常作为分类的依据,放线菌的菌丝的宽度与细菌类似,必须染色后才能进行观察。

方法

1.营养菌丝的制片与观察

l)用接种针取细黄链霉菌菌落(连同培养基一起)置于载玻片中央。

2)另取一块载玻片用力将其压碎,弃去培养基,制成涂片,干燥、固定。

3)用美兰染色液或石炭酸复红染色液染色3060秒钟,水洗、干燥、用油镜观察营养菌丝的形态。

2.气生菌丝、孢子丝的观察

将培养皿打开,放在低倍镜下寻找菌落的边缘,直接观察气生菌丝和孢子丝的形态(分枝、卷曲情况等)。

3.孢子链及孢子的观察(印片法)

取洁净的盖玻片一块,在菌落上面轻轻地压一下,然后将印有痕迹的一面朝下,放在滴有一滴美兰液的载玻片上,使孢子等印浸在染色液中,制成印片。用油镜观察孢子链及孢子的形态。

4.埋片法的制片观察

1)在马铃薯浸汁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划线接入少量细黄链霉菌的孢子,在接种线旁倾斜地插入无菌盖玻片,于2830℃培养。

2)培养34天后,菌丝沿着盖玻片向上生长,待菌丝长好后,取出盖玻片放在干净的载玻片上,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内容

按上述方法制片观察细黄链霉菌的营养菌丝、孢子丝、孢子链及孢子的形态。

作业

1. 将观察结果绘图,并注明各部位名称。

2. 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何种情况下,适宜用何种制片方法来观察,效果最好。

3. 放线菌的菌体为何不易挑取?

 

产品搜索

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