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酚红在培养基中的影响和作用
姜斯媛
2025/5/13 10:42:19 青岛海博生物

  酚红在培养基中主要作为pH指示剂,其作用与影响可系统归纳如下:


一、核心作用

1.pH指示功能

  显色范围:酚红在pH 6.8(黄色)至8.4(红色)间变色,中性(pH 7.2~7.4)时呈橙红色。 

  代谢监测:通过颜色变化直观反映微生物代谢产酸或产碱: 

  产酸(如糖发酵):pH下降,培养基变黄(如大肠杆菌发酵乳糖)。 

  产碱(如蛋白质脱氨):pH上升,培养基变红(如变形杆菌分解尿素产氨)。 

2.辅助菌种鉴定 

  鉴别培养基应用: 

  TSI斜面:通过葡萄糖/乳糖发酵差异及H₂S产生,结合酚红变色区分肠杆菌科细菌(如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 

  尿素培养基:产脲酶细菌(如变形杆菌)分解尿素产氨,酚红变红。 


二、对微生物的影响

1.低浓度无毒性 

  常规浓度(0.002-0.005%)通常不影响多数微生物生长,确保指示功能与选择性共存。 

2.潜在抑制效应 

  高浓度敏感菌:部分脆弱菌(如某些厌氧菌)可能受酚红轻微抑制,需优化浓度或选择替代指示剂(如溴甲酚紫)。 


三、应用注意事项

1.灭菌稳定性

  热敏感:高压灭菌(121℃)可能导致酚红部分降解,建议与含糖成分分开灭菌(如葡萄糖115℃灭菌)或过滤除菌后添加至冷却培养基。 

2.与其他成分协同

  糖类配伍:常与乳糖、葡萄糖等联用,通过发酵产酸显色(如麦康凯琼脂中乳糖发酵菌落呈粉色)。 

  抑制干扰:含胆盐的培养基(如SS琼脂)需确保酚红显色不受抑制剂干扰。 

3.光学干扰

  光降解:长期暴露于强光下可能褪色,培养基应避光保存。 


四、典型应用实例

1.细胞培养

  监控CO₂培养箱中培养基pH(如细胞代谢产酸时变黄),提示换液或调整CO₂浓度。 

2.微生物鉴别

  TSI培养基: 

  斜面变黄:仅发酵葡萄糖(如志贺氏菌)。 

  底部变黄+斜面红:乳糖/蔗糖未发酵(如沙门氏菌)。 

  尿素酶试验:酚红变红为阳性(如幽门螺杆菌)。 


五、局限性及替代方案

1.局限性

  窄pH范围:仅适用于中性至弱碱性环境,强酸(pH<6.0)或强碱(pH>8.5)场景需换用其他指示剂(如溴甲酚紫、酚酞)。 

  颜色干扰:红色背景可能掩盖菌落细节,需结合其他特征(如溶血环、形态)观察。 

2.替代指示剂

  1)中性红:用于麦康凯琼脂,酸性环境下菌落显红色。 

  2)溴甲酚紫:pH 5.2(黄)至6.8(紫),适合低pH变化监测。 


总结

  酚红通过可视化pH变化,在微生物鉴定与细胞培养中发挥关键指示作用。其低毒性与广泛适用性使其成为经典选择,但需注意灭菌稳定性、浓度控制及配伍优化,以确保检测准确性与微生物生长不受干扰。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发布
更多文章>>
产品搜索

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