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释度  | 
 平板1  | 
 平板2  | 
 平均数  | 
 结果 (CFU/g)  | 
| 
 10-3  | 
 14  | 
 10  | 
 12  | 
 1.2×105  | 
| 
 10-4  | 
 1  | 
 2  | 
 1.5  | 
 1.5×105  | 
   由表1可知,泰平片含丁酸梭菌活菌数为1.2×105CFU/g。
  2.2 泰平片对BALB/c小鼠体重的影响见表2。表2 试验前后各组小鼠的体重及增长值
| 
 组别  | 
 动物数  | 
 试验前  | 
 试验后  | 
 增长值  | 
| 
 体重(g)  | 
 体重(g)  | |||
| 
 阴性对照组  | 
 10  | 
 17.74±0.42  | 
 21.63±0.38  | 
 3.89±0.70  | 
| 
 低剂量组  | 
 10  | 
 17.96±0.28  | 
 21.65±0.55  | 
 3.69±0.49  | 
| 
 中剂量组  | 
 10  | 
 17.91±0.33  | 
 21.80±0.89  | 
 3.89±0.86  | 
| 
 高剂量组  | 
 10  | 
 18.05±0.40  | 
 21.77±0.61  | 
 3.72±0.72  | 
   由表2可知,经统计学处理,小鼠的初始体重在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受试物7天后,小鼠的体重增长值在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即泰平片对小鼠的体重增长无影响。
  2.3 泰平片对BALB/c小鼠肠道菌群调节的作用结果见表3。 表3 泰平片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logcfu,x±SD,n=10)
| 
 细菌  | 
 正常对照组  | 
 低剂量组  | 
 中剂量组  | 
 高剂量组  | ||||
| 
 灌服前  | 
 灌服后  | 
 灌服前  | 
 灌服后  | 
 灌服前  | 
 灌服后  | 
 灌服前  | 
 灌服后  | |
| 
 肠杆菌  | 
 3.58±1.54  | 
 2.80±1.24  | 
 2.84±1.28  | 
 2.24±0.73  | 
 4.35±1.62  | 
 3.28±1.50  | 
 3.56±1.56  | 
 2.58±1.17  | 
| 
 肠球菌  | 
 4.94±0.74  | 
 4.90±0.33  | 
 5.04±0.58  | 
 5.51±0.74  | 
 5.24±1.25  | 
 5.59±1.26  | 
 4.91±0.48  | 
 5.80±1.25**  | 
| 
 双歧杆菌  | 
 8.47±0.51  | 
 8.78±0.33  | 
 8.85±0.35  | 
 9.26±0.51△  | 
 8.83±0.51  | 
 9.26±0.60△  | 
 8.71±0.30  | 
 9.42±0.50**△△  | 
| 
 乳杆菌  | 
 7.39±1.04  | 
 8.25±0.65  | 
 6.87±0.79  | 
 8.55±0.73**  | 
 7.70±1.18  | 
 8.93±0.34**△△  | 
 7.60±1.06  | 
 8.90±0.44**△  | 
   *与灌服受试物前比较(自身对照) p≤0.05 △与正常对照组(灌服稀释液后)比较p≤0.05
  **与灌服受试物前比较(自身对照) p≤0.01 △△与正常对照组(灌服稀释液后)比较p≤0.01  由表3可知,正常对照组灌服样品稀释液前后,小鼠肠道菌群数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口给予小鼠受试物后,小鼠肠道内的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发生改变。低剂量组与灌服受试物前比较,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中剂量组与灌服受试物前比较,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高剂量组与灌服受试物前比较,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
  2.4 泰平片对人体肠道菌群调节的作用结果见表4。
表4 泰平片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logcfu,x±SD,n=30)
| 
    | 
 肠杆菌  | 
 肠球菌  | 
 拟杆菌  | 
 产气荚膜梭菌  | 
 双歧杆菌  | 
 乳杆菌  | 
 丁酸梭菌  | 
| 
 服用前  | 
 6.75±1.13  | 
 5.35±1.13  | 
 8.25±1.64  | 
 1.94±1.19  | 
 8.21±0.96  | 
 6.97±0.98  | 
 <3  | 
| 
 服用后  | 
 7.00±0.92  | 
 5.56±1.78  | 
 9.78±0.58**  | 
 1.96±1.25  | 
 9.75±0.47**  | 
 8.45±0.68**  | 
 4.97±0.38  | 
   *服用受试物后与服用受试物前比较 p≤0.05,**服用受试物后与服用受试物前比较 p≤0.01  由表4可知,受试人群服用泰平片,肠球菌、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服用前,取粪便标本10-2稀释液0.1mL接种于TPY培养基,均未检出丁酸梭菌,服用后,全部粪便标本均检出丁酸梭菌。说明受试人群肠道内菌群发生了有益的变化。
  2.4 受试者自觉症状观察 服用泰平片后,部分受试者有排气增多的现象,部分受试者的排便状况有所改善,未见有不良反应。
  3 讨 论
  丁酸梭菌是革兰阳性厌氧芽孢菌,在人体肠道内是非常住菌,其芽孢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较强,由丁酸梭菌芽孢制成的微生态制剂耐贮存。日本对丁酸梭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做过大量的研究。将其作为微生态调节剂使用已有50年。泰平片是含有丁酸梭菌活菌的微生态制剂,给小鼠灌服后,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样在人体试食试验中,每日服用3片泰平片后,肠道菌群发生了有益的变化:粪便中的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肠球菌、肠杆菌以及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