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硫代硫酸钠在培养基中的作用及对菌的影响
姜斯媛
2025/3/18 16:18:18 青岛海博生物

  硫代硫酸钠(Na₂S₂O₃)是微生物培养基中常见的添加剂,其作用与微生物的生长环境调控密切相关,尤其在选择性培养基或特定菌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以下从作用机制及对菌群影响两方面展开分析。


一、作用机制

  1. 中和抑菌成分

  硫代硫酸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中和培养基中残留的卤素类消毒剂(如含氯或含碘化合物)。例如,在分离肠道致病菌的培养基中(如SS琼脂),常添加硫代硫酸钠以消除消毒剂对目标菌的抑制,确保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苛养菌的生长。 

  2. 调节氧化还原电位 

  硫代硫酸钠可作为电子供体,降低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位(Eh),为兼性厌氧菌或微需氧菌(如弯曲杆菌)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3. 硫源补充 

  部分硫代谢活跃的细菌(如硫氧化菌)可利用硫代硫酸钠作为硫源,参与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合成,但该功能在常规培养基中较少作为主要硫源使用。


二、硫代硫酸钠对菌群的影响 

  1. 促进目标菌生长

  在选择性培养基中,硫代硫酸钠通过中和毒性物质,间接保护目标菌(如霍乱弧菌在TCBS琼脂中的生长)。 

  对某些厌氧菌(如产黑色素拟杆菌),硫代硫酸钠的低Eh环境可刺激其代谢活性,促进黑色素生成。 

  2. 抑制杂菌

  硫代硫酸钠的还原性可能干扰部分需氧菌的呼吸链功能(如大肠杆菌),从而抑制其过度增殖,提升目标菌分离效率。 

  3. 潜在干扰效应

  过量硫代硫酸钠可能释放硫化物(如H₂S),抑制部分敏感菌(如乳酸杆菌)生长,需通过优化浓度(通常0.1%~0.3%)平衡促生与抑菌效应。 


三、使用要点

  1.避免高温灭菌(>121℃)导致分解失效,宜采用过滤除菌或现配现用。 

  2.需结合其他成分(如柠檬酸盐、胆盐)协同调控菌群选择性。 


  硫代硫酸钠通过中和毒性、调节氧化还原状态及硫源补充等机制,在微生物培养中扮演“环境调节者”角色。合理使用可显著提高目标菌的分离效率,但需严格把控浓度与灭菌条件,避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产品搜索

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