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假单胞菌琼脂培养基F(USP)检验原理和使用方法
张辉
2025/3/5 16:22:20 青岛海博生物

一、产品用途及原理:

  该培养基用于假单胞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和增殖培养,主要作荧光素鉴别用。

  胰酶解酪蛋白和胃酶消化动物组织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甘油提供碳源;磷酸氢二钾为培养基pH缓冲剂;硫酸镁可促进绿脓菌素和荧光素的产生;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二、培养基配方(g/L):

Pancreatic Digest of Casein/胰酶解酪蛋白

10.0

Peptic Digest of Animal Tissue/胃酶消化动物组织

10.0

AnhydrousDibasic Potassium Phosphate/无水磷酸氢二钾

1.5

Magnesium Sulfate(MgSO4•7H2O)/硫酸镁

1.5

Agar/琼脂

15.0

pH值7.2±0.2(25℃)


三、试验方法:

  1. 称取本品38.0g,加热溶解于1000mL纯化水中,加入甘油10mL,混匀,分装试管或三角瓶,121℃高压灭菌15分钟,制成斜面或倾入无菌平皿,备用。

  2. 10倍梯度稀释法制备质控菌株菌悬液,吸取适宜梯度的菌悬液接种于待测培养基和参比培养基(TSA);

  3. 放置于恒温培养箱35℃±2℃需氧培养18h-72h,观察试验结果。


四、试验结果判断:

  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5℃±2℃需氧培养18h-72h,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质控菌株

菌株编号

接种量(CFU)

回收率

生长情况

其他特征

铜绿假单胞菌

ATCC 27853

10-100

≥70%

+++

绿色菌落,有荧光

铜绿假单胞菌

ATCC 9027

10-100

≥70%

+++

绿色菌落,有荧光

铜绿假单胞菌

CMCC(B) 10104

10-100

≥70%

+++

绿色菌落,有荧光

大肠埃希氏菌

ATCC 8739

10-100

≥70%

+++

淡黄色菌落,无荧光


图1 质控菌株在假单胞菌琼脂培养基F(USP)上的生长情况


相关产品:

假单胞菌琼脂培养基F(USP标准)(Pseudomonas Agar for Detection of Fluorescin)-点击查看产品详情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产品
更多产品>>
产品搜索

搜产品